逍遥津之战为什么回事孙权最屈辱的一次 这是怎么回事
逍遥津之战:孙权的屈辱与八百勇士的荣耀
历史上,合肥之战的传奇色彩浓厚,多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尤其是这场据说“八百破十万”的逍遥津之战,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这是孙权第二次攻打合肥,却也是他最为屈辱的一次。被张辽仅以八百勇士便打败的他,还被取了“孙十万”的外号。这耻辱可谓刻骨铭心。
说起这场战役,张辽的奇袭战术尤为人称道。那是一个清晨,八百名勇士酒足饭饱,在张辽的带领下,趁着吴军将醒未醒之际发动突袭。这一举动让孙权措手不及,只能躲进高垒之中。张辽看到成效便果断突围回城,这一战打得吴军士气全无。
围攻合肥时,尽管刘馥将城墙修葺得固若金汤,魏军也做好了多方防御准备,但由于吴军士气不振,配合不默契(当时东吴的私军制,由门阀土匪组成的私兵),始终无法取得突破。
面对久攻不下的合肥,孙权心生退意。在撤军之际,他却因托大只带一千人断后,结果遭遇张辽的追击。孙权身后的路被张辽拆毁的逍遥津之桥阻断,走到逍遥津桥边时,他已是绝望至极。
在这危急关头,孙权的部下急中生智,鞭打战马的屁股,帮助战马越过断桥。可以说,如果孙权的战马不够强壮,他的性命很可能就此断送。
史书上记载的“八百破十万”之说,并不能全信。张辽的这八百勇士,虽然在战斗初期起到了打压敌军士气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曹军在合肥驻扎的总军力只有八百。而孙权的十万大军,也未必真的达到十万之众(古代的兵力很多时候是夸大其词,为的是震慑对手)。张辽此战的表现依然堪称优秀战绩中的翘楚。
整场战役充满了戏剧性,既有孙权的屈辱与困境,也有张辽的英勇与智慧。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双方士气、智慧和命运的较量。逍遥津之战,成为了历史上一段生动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