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免死金牌究竟是什么?真的有吗?

历史文化 2025-04-04 00:09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古代戏剧影视作品中,常常提及的免死金牌,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故事。我们常看到的金牌或许只是皇恩浩荡的象征,但实际上,它的前身是一种被称为“免死铁券”的东西。

刘邦,这位起于微末的豪杰,带领一群穷哥们儿,历经十余年的风雨洗礼,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稳固政权后,为了兑现与弟兄们共保富贵的承诺,他向亲近的功臣们颁发了免死铁券。这些铁券坚硬如石,上面用丹砂刻着这样的誓词:“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意味着,除非犯下谋逆的大罪,功臣及其子孙可以凭此铁券免死若干次。这大概就是后世戏曲、演义、小说中“免死金牌”的原型。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免死铁券也逐渐变得更为华丽。人们不再使用丹砂书写,而是采用嵌金的办法,把券文条款铸成金字,嵌入铁券。尽管有了这光鲜亮丽的金牌,其实际效用却并不如人意。历史上,未曾有哪位大臣真正凭此金牌在家中抱着就能保全性命。这份免死铁券,充其量只是一份荣誉证书。在皇权社会中,皇帝老儿的怒火足以将一切焚烧殆尽。

立国之后,皇帝们很快给开国元勋颁赐了显示皇恩浩荡的牌子,这些不再是小小的金牌,而是大大的铁牌,依然被称为“免死铁券”。这些铁券的形制如同瓦面,上面刻着的诰文不仅限于“免死”之类的简短词汇,而是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这些奖掖之词大多只是空洞的赞美,实际意义并不大。被赐予免死铁券的开国大臣中,得以善终的寥寥无几。

点评古代帝王颁授的免死铁券,我们不难发现,这不过是皇帝笼络人心的手段。想要真正依靠它免死,是不可能的。许多获得免死铁券的大臣往往因为功高震主而遭遇不幸。皇恩浩荡的免死铁券背后,隐藏着的是帝王的权谋与策略。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