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有勇有谋,为何诸葛亮不选他继承丞相之位?

历史文化 2025-04-04 00:06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细读《三国演义》,其中的北伐章节无疑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部分。身为读者,我们随着作者的视角,深深感受到作者对于蜀汉的偏爱,以至于在其未能成功北伐之时,我们难免心生遗憾。公元234年的春天,诸葛亮再度挥兵北伐,因事事亲力亲为而积劳成疾。少主得知后,立刻派遣李福探望,并询问关于国家后续发展的大事,相当于让诸葛亮在生命之灯将熄之际选定自己的继承人。在众多人才中,诸葛亮选择的并非同样怀揣着兴汉统一大志的姜维,而是蒋琬。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原因。

姜维虽然是一位英勇的大将,他对蜀汉的忠诚也毋庸置疑,但他身为降将的背景让他在蜀汉的北伐事业中难以得到所有将领的信任。尽管诸葛亮对他深信不疑,但整个蜀汉阵营对姜维的接受度却不高。姜维投奔蜀汉的时间尚短,在这短暂的时光里,虽然表现忠诚,但尚未有足以震撼魏国的军功。

蒋琬则不同,他自平定蜀地以来便备受重用。刘备登基后,蒋琬更是成为中央尚书郎,可见对其的信任之深。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将所有事务托付给蒋琬与长史张裔,这足以看出诸葛亮对蒋琬的极度信任。蒋琬不仅熟悉丞相之职的相关事务,而且在诸葛亮去世后,他的表现也极为出色,稳定了蜀国内部,公正处理事务,赢得了大家的信服。可以说,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的存续,蒋琬功不可没。

诸葛亮的这一选择也与当时的局势有关。他知道蜀汉可用的人才日渐稀少,北伐取胜的希望日渐渺茫。他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稳定蜀汉局势的人才,而非同样怀揣着北伐梦想的姜维。蒋琬就是这样的人选,他更适合担任丞相之职,帮助蜀汉在困难时期自保。诸葛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了蒋琬而非姜维。这不仅是对两人能力的考量,更是对大局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判断。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