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对外真的很软弱吗 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文化 2025-04-04 00:09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宋朝:软弱的背后真相
有人说宋朝对外软弱,这是真的吗?如果是,又为何如此呢?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带您深入了解这段历史。
公元959年后病逝,世宗继位时年仅七岁,成为恭帝。当时的宋朝政权实际掌握在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和殿前都检点手中。不久后的公元960年春天,赵匡胤谎报北汉大军与辽国会师来犯的消息,恭帝年幼无知,遂下令派兵阻挡。赵匡胤借此机会带兵北上,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后回师都城,建立了宋朝。
宋朝从公元960年建国到公元1127年被金国所灭,历时168年,共传九帝。赵匡胤因发动兵变得位,对武将深存忌惮。他深知军权大于皇权的道理,在宋建立之初,他就接受宰相的建议,解除武将的兵权,以避免武将专权、君弱臣强的局面。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赵匡胤采纳赵普的建议,实行更戍法。此法规定:边境地区的军队要定期更换驻地,一两年更换一次。这样可以使士兵习惯勤劳艰苦,均衡劳逸,避免留恋家室。禁军将官一律由朝廷任命,不固定;军官提升时,都要调离原来的队伍。这就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虽然这使得禁军将领无法拥兵造反,但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能力。为了加强禁军,中央军权全部系于一人之手,地方军将领则毫无权利可言。
宋朝对外作战常常处于下风的原因并非宋军软弱,而是其政治体制过于集中军权于一人之手。更戍法导致的将帅与士兵之间不熟悉,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宋朝以文治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一味的遵循死板的规定只会延误战机。可以说,宋朝的软弱并非士兵的软弱,而是其制度和文化政策的结果。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讨论,不喜请轻喷。
上一篇: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帮助孙权进攻蜀国
下一篇:没有了
奇闻趣事
- 宋朝对外真的很软弱吗 真相又是什么样的
- 夷陵之战,曹丕为什么不趁机帮助孙权进攻蜀国
- 商纣王麾下的一大猛将,张奎最后结局如何?
- 唐玄宗杀了姑母太平公主一家,却为何放过了她的
- 姜维有勇有谋,为何诸葛亮不选他继承丞相之位
- 长白山里的秘密,为什么清朝会封禁200年?
- 五姓七宗的实力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皇帝嫁女儿给
- 杨坚为杨广打下一个铁桶江山 隋朝究竟是怎么灭
- 中华三大龙脉至今保存完好无人敢盗 是什么原因
- 张敖娶了刘邦和吕雉的独女鲁元公主,结局怎么
- 明朝城门楼要用沈万三的聚宝盆需要镇压才能修
- 秦皇汉武毕生的四大共同嗜好
- 王昭君出塞和亲后的婚姻真相是什么?
- 关宁铁骑作为明末有名的三大军之一 最后这支部
- 一块大洋到底值多少钱 换算到现在是多少人民币
- 白彦虎具有元帅地位,是历史上一位很厉害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