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独步一时的得道高人,他,就是马德操,又名徽,字德操,来自河南禹州。他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独具慧眼,能洞察人心,识人才。世人赞誉他拥有伯乐之才,实为人间不世出的奇才。
马德操的人生并非以辅佐某一方势力为主轴,他的成就独树一帜,与时代的风云人物并肩而立,但并无从属关系。他的独特之处更在于那宽广的胸怀与超凡的境界。他的绰号“好好先生”,并非意味着不讲原则或是谁也不得罪,反而凸显了他那种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保持平和心态,专注于人的长处,接纳世间万物美好的品质。
有一次,当有人告知他儿子离世时,他淡然地回答“好”。面对妻子的责备,他平静地解释说,妻子的反应也很好。这种面对生活变故的坦然态度,彰显了马德操那如同庄子鼓盆而歌的超越境界。存在即合理,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什么不好。
马德操的弟子众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诸葛亮、庞统和徐庶。然而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荆州南阳的刘廙、襄阳的向朗、益州的尹默和李仁等人。刘廙曾辅佐多位重要人物,官至黄门侍郎、侍中等职,并赐爵关内侯;向朗则历任多个太守职位,最后拜为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后为光禄勋,转左将军、特进,封显明亭侯;尹默则担任太子仆,教授刘禅《春秋传》,并任多个要职。而李仁,字德贤,修文自终,虽终生未仕,但也自有其成就。
在马德操的众多弟子中,诸葛亮、庞统和徐庶因其卓越成就而名留千古。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弟子不敢自报家门或者成就不足。事实上,如同孔门的七十二贤人一样,马德操的其他弟子同样有所成就,只是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为后世所知罢了。马德操的胸怀、境界和弟子们的成就都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