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很少打胜仗,为何却能一直收到器重呢?
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有一位被誉为的人物,他曾在出山之前隐居在隆中。他的家族中有一位兄长,名为诸葛瑾,比诸葛亮年长七岁,早已投奔东吴。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瑾在东吴的官职逐渐攀升,最终成为大将军。尽管他常被冠以“常败将军”的称号,因为他的战绩并不显赫,但他却在江东地区享有崇高的地位,深受孙权的器重。
诸葛瑾在26岁时就已担任东吴的长史。与诸葛亮相比,他的才华并不突出,志向也并未远大至帮助东吴统一天下。他的官职却逐渐升至大将军。关于他的升迁之路,有一个重要的起点:他的举荐。当年,他受到孙权妹夫的推荐,这一层关系使他直接踏入了高层,担任了长史一职。
长史是文官的职位,主要负责处理内政事务,对外的事务并不涉及。不知为何,诸葛瑾逐渐转向武官领域的发展。或许是孙权重用诸葛瑾的才干,将他提拔为中司马。这一转变让诸葛瑾开始在军事方面有所涉猎。
诸葛瑾在军事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他担任军事领导后,曾参与多次重要战争。在守卫南郡时,面对危机情况,他犹豫不决,缺乏主帅的决断力。在后来的战争中,他的表现也并无惊艳之处。
那么,为何诸葛瑾能够一直受到孙权的信任呢?答案正在于他的性格。诸葛瑾性格稳健,行事谨慎,不贸然冒险。虽然在战争中这种性格容易贻误战机,但对于统治者孙权来说,这种部下的稳重正是他所喜欢的。诸葛瑾是孙权的旧部,扶持他有助于孙权把控权力。虽然诸葛瑾的实力并不出众,但他对孙权来说却很有用处,因此在江东地区的地位一直都很高。
诸葛瑾虽无卓越的才华和显著的战绩,但他的稳健性格和与孙权的关系使他成为江东地区备受尊重的人物。他在东吴的政治和军事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孙权身边不可或缺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