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州平的才能不次于诸葛亮,为什么刘备没有招揽他呢?
在《演义》的世界里,一代贤主刘备以其卓越的领导力,使得众多能人志士纷纷归附。尤其在谋士方面,曹魏与东吴皆无法与之匹敌。当刘备手下不可或缺的谋士因故离去后,他的军事短板便显露无疑。幸运的是,刘备得到了徐庶的指点,得知了诸葛亮的才华。
在刘备四处寻觅英才之时,他遇到了崔州平。这位历史上的崔钧,与诸葛亮、石广元等人情同手足。在《三国演义》中,崔州平的出场虽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他在山间小路上巧遇刘备,虽受邀却以无心功名为由婉拒了刘备。另一次,他邀请诸葛亮出游,使得刘备未能如愿请得诸葛亮。
崔州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谋士,他的生活也充满了趣味。他的父亲崔烈曾花费五百钱买下司徒的官职,但很快这件事就被一位刚正不阿的臣子揭露出来。崔烈的声望因此受损,他回家询问崔州平对此的看法。崔州平直言不讳地表示,父亲能当好一个太守就已经很出色了。如今父亲身居三公之位,人们都认为这个职位变得利益化了。
听到这样的评价,崔烈愤怒不已,拿起棍子就要打崔州平。而崔州平则机智地引用了古人的话语“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来逃避责罚。这句话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颂。史料记载崔州平最终不知所踪,但我们仍能感受到他出众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他的故事让人感叹不已,尤其是在与刘备失之交臂后,更增添了几分遗憾。
回到刘备的故事线,他在寻找诸葛亮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坚韧和决心。即使面对多次的失败和挫折,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这位卓越的谋士。最终,他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使得诸葛亮愿意出山相助。这段故事展现了刘备作为一位贤主的智慧与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诸葛亮的信任和依赖。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悬念,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