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服化道的秘密 透过热播剧感受非遗

热点爆料 2025-04-18 10:34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从近期的热播古装剧《延禧攻略》中,我们得以窥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魅力。该剧以精致的布景和贴近历史的改编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剧中巧妙融入的多种非遗元素更是令人赞叹。透过荧屏,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世界,真切感受到非遗的韵味。

从昆曲到缂丝,从刺绣到绒花,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延禧攻略》中的非遗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剧情的推进,不少观众对剧中的服饰道具给予了高度评价。
《延禧攻略》服化道的秘密 透过热播剧感受非遗

剧中,高贵妃演唱的《长生殿》片段,让人们领略到了昆曲的华丽婉转。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其唱腔具有强大的艺术性,对中国近代的所有戏剧剧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剧中的刺绣工艺也令人叹为观止。女主角魏璎珞在绣坊任宫女时,展示了多种刺绣工艺,如手推绣、打籽绣等。京绣,作为宫绣的一种,其图案精细秀丽,形象逼真。

缂丝工艺在剧中的扇子和服饰上也有精彩呈现。缂丝从宋朝以来就是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清宫织绣类团扇以缂丝最为精美。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作为《延禧攻略》的指导,透露了缂丝制作的复杂过程,每一个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除了以上几种非遗文化,剧中的绒花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富察皇后头上佩戴的绒花,清新脱俗,令人印象深刻。据史料记载,富察皇后平时佩戴的便是通草绒花,不掺杂珠宝玉石。这些绒花发饰的制作工艺同样精湛,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延禧攻略》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古装剧,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通过这部剧,观众们得以了解和学习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在唐朝,绒花作为一种传统工艺,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被皇室所青睐,甚至在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到了康熙、乾隆年间,绒花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因其与“荣华”谐音,寓意吉祥祝福,深受后宫佳丽的喜爱。

南京绒花在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的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曾透露,为电视剧《延禧攻略》制作的绒花发饰预订款达19款,他和徒弟们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成。其中富察皇后的“摇钱树”造型发饰最为复杂,制作耗时一个星期。这部电视剧的大热,使得南京绒花名声大噪,订单数量急剧增加。

在《延禧攻略》中,观众还可以看到一项有着5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技艺。这一技艺是首部将其带到观众视野的影视作品。李白曾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诗句赞美秋夜冶炼的景象,而在该剧集中,“打树花”被形象地称为“万紫千红”,是高贵的节目表演形式。

打树花是河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暖泉镇的古老节日里,铁匠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将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形成壮观的“树花”。这场表演需要匠人身着厚重羊皮袄,在新出炉的1600多摄氏度的铁水泼洒下,迸溅形成万朵火花。负责这场戏的老匠人们不辞辛苦参与拍摄,希望通过电视剧让大家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除了电视剧,非遗还有很多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在“非遗新造物——新中式生活美学创新展”中,非遗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欣赏。其中,金属剪纸、粤绣嫁衣等作品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元素,展现了非遗的现代化魅力。设计师们以粤绣为基础,融合法式钩针刺绣,对古老非遗进行创新设计。而金属剪纸则采用了佛山剪纸传人的图案进行设计,制作成闪亮的饰品。

香云纱是岭南地区的特色面料,具有凉爽宜人、轻薄柔软等特点。不久前,一批设计新颖的香云纱时装在广州的展览中亮相,惊艳了观众。《延禧攻略》中的香云纱裙子却存在一些历史不符之处。金憓教授指出,广东是香云纱的原产地,剧中乌雅青黛的绿色香云纱裙子显然不符合史实。《延禧攻略》通过展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魅力,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统香云纱以其独特的色泽和工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其正面为黑色,反面则是黄褐色,这种特殊的色彩组合源于传统制作工艺中的塘泥涂抹和暴晒。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使得香云纱独具魅力,而其他颜色则是近年来厂家创新的结果。在清代,穿着绿色香云纱的裙子是不合时宜的,这一点在历史剧中应该有所体现。

《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却以崭新的方式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非遗技艺和古老文化。在专家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杨逸,作为“非遗新造物”展览的策展人和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的负责人,认为让年轻观众通过热播剧接触非遗,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古老的手工艺因为生产技艺复杂、生产周期过长而被人们渐渐遗忘,但这并不代表它们本身没有价值。通过时尚载体如热播剧,让年轻人重新感受非遗之美,重新看待非遗与生活的关系,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与活化。

《延禧攻略》的总制片人于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力求在细节上贴近历史。从服饰、妆容到场景道具的陈设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对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昆曲、刺绣等融入剧中的做法,他表示这是应尽的义务。他认为通过影视剧这个形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顾于正近几年的作品,无论是《凤囚凰》还是《朝歌》,都有东方神韵传统文化的体现,《延禧攻略》也秉承这种风格,继续将“中国元素”进行到底。

于正表示他对传播中国文化有一种执念,他希望在这部剧中做到最大的“还原”,尽管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将用自己的最大努力接近历史和文化。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精神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是《延禧攻略》受到年轻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不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传播中国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