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诗(中国诗词境界十大千古壮观)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当我们谈及诗词的至高境界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名言犹如耳畔之音:“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五代北宋之词之所以能够独步天下,正是因为其深邃无比的境界之美。事实上,不仅仅是词,诗词同理,均以境界为灵魂。
提及千古壮观的诗词境界,王国维继续列举道:“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这些境界之壮丽,堪称千古绝艳。在诗词中,唯有纳兰容若的边塞之作,如《长相思》中的“夜深千帐灯”,《如梦令》的“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才略近其境界。
除了上述提到的壮观之外,中国诗词中还有十大天地壮观之奇绝境界等待我们去探索。
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提及河北昌黎的碣石山,它的名声背后蕴含着无数历史辉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包括一代伟人毛主席都曾来此。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一代枭雄曹操的登临。
公元207年,曹操东征乌恒凯旋,途经碣石山,留下了著名的《步出夏门行》,其中《碣石篇》描绘了曹操所见的壮丽景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既可能是曹操深夜所见渤海星河璀璨的实景,也可能是他的想象之景。评论家张玉榖认为,这是曹操借景抒情,表达其包容天下的志向。沈德潜则评价说:“有吞吐宇宙气象。”站在碣石山上,秋风萧瑟,眺望沧海星河,仿佛天下都在脚下,何其壮观的境界!
二、星垂平野阔
杜甫的“中天悬明月”和“星垂平野阔”都展现了天地壮观的景象,同时透露出一丝苍凉悲壮。公元765年,杜甫在忠州写下了《旅夜书怀》,描绘了夜晚长江东去的景象,“星垂平野阔”一句,让人仿佛置身于漫天的星斗之下,长江的壮阔与孤独凄凉并存。胡应麟评价此句“骨力过之”。
三、燕山雪花大如席
在安史之乱之前,幽州如同一个苦寒之地。李白在公元752年的深秋被迫北上,途经燕山,目睹了那里的苦寒和边关壮阔,写下了《北风行》。其中的“燕山雪花大如席”一句,描绘了燕山的苦寒和雪花的巨大,让人感受到北方的严寒和征人的艰辛。谢榛评价此句“景虚而有味”。
四、孤城矗立万仞山
公元726年,即开元十四年,才华横溢的王之涣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作品——《凉州词》。其开篇之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犹如画卷展开,那遥远的黄河源头似乎直达天际,而在万丈悬崖之间,一座孤独的城池矗立,苍茫寥廓,无边无际。这种豪放的视角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反,却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的诗文充满了侠气,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激情与豪放。
五、明月从天山起
到了公元755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李白借乐府旧体创作了《关山月》。诗中“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描写,仿佛让人看到了边关的将士们遥望家乡或长安的情景。那轮明月从遥远的天山升起,穿过苍茫的云海,照亮了大地。无论多么遥远的距离,多么险峻的山川,都挡不住戍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李白的这首诗被后人誉为气盖一世,每一句都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
六、沙场秋点兵的气势磅礴
公元1188年,赋闲近二十年的辛弃疾与好友陈同甫唱和之后,悲愤难抑,一气呵成地写下了《破阵子》。其中的“沙场秋点兵”一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肃杀之气的深秋战场,万千将士们热血沸腾,等待号令破敌。全词几乎都是虚写,可能是作者挥师北上的理想场景,也可能是作者当年金戈铁马的回忆场景。一句“可怜白发生”,让人英雄气短,豪气之余更添无奈。
七、千年边塞的明月与关隘
“秦时明月汉时关”,这简短的七个字,仿佛让人跨越了千百年,看到了那塞外茫茫的黄沙和苍凉的边关。王昌龄的《出塞》这首诗,与王之涣的《凉州词》齐名,流传千古。秦朝的明月照耀至今,汉代的边关屹立至今,千百年的征战与刀光剑影仿佛浮现在眼前。那亘古不变的一轮明月和巍峨的边关,诉说着千年的沧桑。
八、帝都繁华元宵夜
独自品味孤寂中的盛世兴替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以元宵节的繁华长安为背景,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心境。想象一下,帝都长安在月色和灯光的照耀下,繁华如梦,喧嚣如市。诗人却身在其中,却仿佛置身于世外,无法融入这份盛世的光景之中。他眼中的景象更像是萧瑟的秋日,落叶纷飞,覆盖了整个长安城。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使得诗人更加思念远方的朋友。就像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中所写,“落叶满长安”,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古都的秋色,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这种深沉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再来看《沁园春·雪》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八个字仿佛将我们带到了辽阔的北方雪地之中。诗人的想象驰骋千里万里,胸中豪情万丈,傲视古今。这份豪情壮志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同时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种场景与诗人的壮志豪情相互呼应,使得整首词更加震撼人心。难怪柳亚子在《沁园春·雪》跋中称赞其为“千古绝唱”。
这篇文章的风格独特,情感深沉而激昂。它描绘了不同的场景和情境,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无论是繁华的长安城还是辽阔的北方雪地,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这种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整篇文章充满了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