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之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世人对此战的评价如何
在曹魏的后期,随着邓飏、夏侯玄等重臣相继遭遇不幸,征东大将军眼见好友们一个个凋零,心中充满不安。为了稳固自身地位,他在当地广施恩泽,大量散播官府库中的财物,甚至赦免有罪之人以笼络人心。他还秘密招募了扬州的英勇侠客数千人,作为自己的护卫力量。
随着孙吴对徐的野心日益显露,诸葛诞请求率领十万大军守卫寿春。他建议在淮水畔建立一座坚固的城池,以抵御吴国的进攻。司马昭刚刚执政,长史建议他派员前往各地抚慰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将军,并观察他们的动向。
司马昭派遣贾充前往淮南探视诸葛诞。贾充与诸葛诞谈论天下大事时,试探性地提出禅让之事,却被诸葛诞严词拒绝。贾充意识到诸葛诞在扬州深得人心,向司马昭进言。司马昭采纳了贾充的建议,任命诸葛诞为司空,召其进京。
接到诏书的诸葛诞心生疑虑,怀疑扬州刺史乐綝离间自己与朝廷的关系。他一怒之下斩杀乐綝,聚集了淮南、淮北的屯田官兵以及新招募的兵士,储备了一年的粮食,准备长期坚守。他还派吴纲带着小儿诸葛靓前往吴国求援,并向孙吴称臣,请求孙吴支援。
东晋学者习凿齿高度评价此战,认为它关乎天下的安危。他指出司马大将军能以德攻兼备,不仅展现出武勇,更以仁义为本。此战之后,天下皆知司马大将军的威名与德政。毛宗纲则赞扬诸葛诞之勇,认为他虽败犹荣,其麾下的数百壮士更是义薄云天,无一投降。卢弼也力赞诸葛诞为曹魏政权的殊死一搏,对此战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战历时十个月之久,诸葛诞以智勇双全、坚韧不拔的精神抵抗司马昭的进攻。最终虽败犹荣,其忠诚与勇气为后人所铭记。而司马昭也在此战中展现了他的智谋与决断力。此战不仅关乎曹魏的存亡荣辱之战,更是两位将领之间智勇较量的巅峰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