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作为皇帝的家奴 唐朝时期的宦官权力为何如此之大
对宦官权力深感好奇的朋友们,奇闻网的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带你们了解中国封建历史上宦官的真实面貌。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三个时代尤为突出宦官势力的崛起,其中之一便是令人瞩目的唐朝。唐朝,无疑是宦官权力最为嚣张、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已发展到能够废立皇帝的地步,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身为皇帝的家奴,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步的呢?
被称作“嫁到宫里的男人”,他们之所以能拥有如此巨大的权力,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兵权,特别是京师羽林军的掌控。一旦掌握军队,宦官们便如鱼得水,为所欲为。而这一切的源头,还在于皇帝对领兵将领的不信任,于是派宦官作为监军,从而逐渐控制了军队。甚至,还有一支完全由宦官掌控的军队,可见唐朝宦官的权势之盛、地位之重要。
唐朝的皇位继承制度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也要归功于李世民的先例。在唐朝后期,居然有11位皇帝的登基之路是由宦官决定的,这是何等的惊人!控制皇位继承人,也成为唐朝宦官权力强大的标志之一。新皇帝在即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重用宦官,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且,唐朝的宦官已经逐渐官僚化,他们自成体系,完全脱离皇帝和朝臣的控制。在地方上,藩镇割据现象严重,皇帝没有信任的朝臣可用。地方派系为了自身利益,也与宦官相互勾结,这使得皇帝想要摆脱宦官的控制变得异常困难。部分朝臣为了个人利益,也与宦官彼此合作,视皇帝于无物。
唐朝宦官猖獗的关键在于他们掌握了独立的武装部队,以及能够决定皇位继承人。他们的权力已经超越了皇帝和朝臣,成为唐朝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希望大家能对唐朝宦官的真实面貌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