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被杀风波亭,韩世忠能善终,背后是啥原因?
在历史长河中,岳飞和韩世忠这两位抗金名将的故事广为人知。今天,让我们跟随奇闻网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
岳飞和韩世忠都是民族英雄,被世人敬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上,岳飞因风波亭事件而惨遭冤杀,而韩世忠却得以善终,甚至被加封为王爵。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难道韩世忠并非真心抗金,而是暗通敌人吗?答案并非如此,这其中有三个关键因素。
韩世忠展现了坚定的劝进立场。靖康之变后,金人立傀儡皇帝张邦昌并封其康王。韩世忠却毫不犹豫地率兵赶往赵构身边,与其商议拥立赵构为皇帝。他一路保护赵构逃至杭州,并在那里剿灭盗匪,恢复秩序,为赵构登基立下汗马功劳。
韩世忠在关键时刻救驾有功。建炎三年,杭州发生叛乱,要求赵构退位并拥立其子为傀儡皇帝。韩世忠闻讯后立即起兵救驾,迅速平定叛乱,活捉叛军首领。赵构对韩世忠的忠诚和勇敢深感赞赏,亲赐“忠勇”二字,并升官检校少保。这两件事奠定了韩世忠在朝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韩世忠聪明地主动交出兵权。手握兵权的边关悍将是皇帝最担心的。岳飞因坚持高调抗金并忽略皇帝的担忧而遭遇不幸。而韩世忠则看清了形势,主动向赵构讨要财物封赏,表明自己无心权力之争。这一举动让赵构对他放心,并对他持续恩赏。
相比之下,岳飞的命运截然不同。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杀害,让韩世忠悲痛不已。得知消息后,韩世忠怒斥秦桧等人并看透官场。最终选择辞官回家、闭关谢客、借酒消愁。他在61岁时去世,被追赠为太师、通义郡王等荣誉。他去世后,被追封为蕲王,成为南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
韩世忠因劝进、救驾及弃权三大策略而得以善终并受封赏。他的智慧和勇气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