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唯一未被盗的陵墓是如何逃过三次大劫难的
乾陵,是女皇武则天与其夫君的合葬陵墓,它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唯一一座历经千年而未遭盗掘的陵墓。
为何乾陵能够独善其身?是其中没有埋藏宝物吗?绝非如此。历史上的盗墓者,无不是冲着宝物而去。经过文物工作者的多年探测,估计乾陵内至少埋藏了500吨的宝贵文物。
这座古老的陵墓历经了1300多年的岁月洗礼,历史文献记载,它至少被盗掘过17次,其中三次尤为严重,但乾陵始终安然无恙。
第一次的盗掘发生在唐朝末年。那时的盗墓者是农民造反领袖黄巢。据说,黄巢得知梁山(乾陵所在地)西侧黄土地下埋藏有大量碎石的线索后,立即调集40万士兵进行挖掘。他们铲平了半座梁山,留下了深深的“黄巢沟”,然而乾陵似乎毫无入口。随着唐王朝军队的集结反攻,黄巢最终空手而逃。其实,黄巢并不明白乾陵是坐北朝南的,他挖错方向,那些碎石其实是当年建造时产生的废弃物。
第二次盗掘发生在五代时期,那时的盗墓者是耀州节度使温韬。此人似乎生来与唐皇陵墓过不去,在挖掘乾陵之前,他已盗掘了17座唐皇陵。温韬也曾多次率领人马挖掘乾陵,但每次都在风雨大作中撤军,天气随之转晴。这种奇异的现象让他无法解释,最终放弃了继续挖掘的念头。
而第三次则是最为严重的一次,发生在民国时期。那时的主谋是将军孙连仲。他带领部下模仿孙殿英炸开和墓的方式,在梁山之上以军事演习为掩护,用黑色炸开了墓道。正当他们准备进入时,突然冒出浓烟,化为龙卷风,天昏地暗,走石飞沙。其中7名陕西籍士兵首当其冲,当场吐血身亡。这样的异象让其他人惊恐不已,纷纷逃离现场。就这样,乾陵终于躲过了一劫。
乾陵的神秘与传奇令人着迷。它似乎在历史的岁月中屹立不倒,守护着那位女皇与其夫君的永恒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