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民间尊称为关公,历代朝廷也多次褒扬封赠,甚至被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与“文圣”齐名。《三国演义》中,他更是被尊为蜀国“武圣之首”。这样一位威震华夏的名将却突然遭遇了不幸,被友军无名小将马忠擒杀,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关羽之死的背后似乎并不简单。表面上看,关羽是被马忠所害,但实质上,这一切都是三国老狐狸司马懿的主意。在关羽大破曹军之际,司马懿却建议曹操派孙权偷袭关羽后方,这是一件十分奇怪且耐人寻味的事。
刘备与孙权本是反曹的战友,虽然曾因荆州南三郡的问题一度关系紧张,但在此关键时刻,为何孙权会选择对关羽背后下手呢?这一切都是因为司马懿向曹操进言,指出孙、刘二人“外亲内疏”。他告诉曹操,刘备的关羽若能打胜仗,并非孙权所愿。派人叫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关羽便不得不放弃对樊城的围攻。曹操听后觉得此计甚妙,便派人劝说孙权实施这一策略。孙权最终也背弃了与刘备的盟友关系,选择了对关羽出手。
事后,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曹操接到后,不久便因剧烈头痛而离世。这时,司马懿又接下了为曹家办理丧事的任务。他把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展现了他的能力。司马懿还暗示接班人选是曹丕而非其他候选人。
曹丕继承曹操的魏国王位与丞相之职后,司马懿的仕途也迎来了新的高峰。他被升为“丞相府长史”,相当于今日的秘书长。曹丕还封他为侯。
今天,我们之所以认为司马懿是杀害关羽的幕后元凶,是因为若他没有向曹操透露刘备与孙权之间的关系秘密,关羽或许不会遭此不幸。司马懿那句“孙权与刘备表面亲善,而内心疏远,关羽得胜,是孙权所不愿意的”,可谓一语道破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