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巡抚和侍郎相比 谁能担任总督的几率更大一些

历史文化 2025-04-04 03:2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古代中国,巡抚和侍郎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两个职位。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两个职位的历史演变及特点。

巡抚,字面上解释为“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这一职位最早可以追溯到时期,名将来大千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时,被诏令“巡抚六镇,以防寇虏”。到了朝代,巡抚正式成为职官,称为“巡抚使”。宋以后,巡抚一词在史册中频繁出现,多指明清时期的官职。巡抚作为派往地方的巡视监察官员,掌握全省军政大权,官阶从二品。若加兵部侍郎衔,则官阶升至正二品。

而侍郎这一职位,起源于西汉,原本是宫廷近侍。到了东汉,成为尚书的属官。隋唐时期,侍郎掌管国家政务,每部都有一名侍郎辅佐尚书管事。历史上著名的权臣和珅也曾官拜侍郎。

虽然巡抚和侍郎都是从二品官阶,但他们的职责范围却有所不同。巡抚主要负责宣布朝廷德意、安抚军民、管理政刑、兴革利弊等,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及管理经验。从职责范围来看,巡抚提拔至总督的可能性更大。实际上,在清朝历史中,许多总督都是由巡抚提拔而来的。

再说到侍郎,作为尚书的属官,其职责是掌管各部的具体事务。与尚书具有上下级的承属关系。虽然也有侍郎提为总督的先例,但大多数情况下,侍郎升尚书的可能性较大。这是因为尚书和总督的权责范围不同。尚书主管六部中的某个部门,而总督则管辖几省的事务。从职责范围来看,侍郎晋升至尚书更为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巡抚和总督常挂京官之衔。巡抚常兼侍郎衔,而总督多兼尚书衔。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晋升路径。无论是巡抚还是侍郎,都是朝廷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各自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今天的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