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手握十万大军,为什么却不战而降呢?

历史文化 2025-04-03 22:19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自寿春平叛后,久违的大战似乎暂时平息了。关于如何终结吴、蜀之患的问题始终盘桓在司马昭的心头。他知道要想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必须要选择先灭吴还是蜀。其中,若先攻蜀国,似乎难度更大。毕竟,蜀国的防御工事稳固,尤其是姜维的抵抗更是让人难以攻克。若先灭蜀再顺流而下,配合南下大军围攻吴国,或许能事半功倍。

于是,司马昭果断决定分兵三路先行攻蜀。尽管姜维英勇抵抗,钟会大军仍被挡在剑阁之外。就在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蜀汉竟然一枪不放就直接投降了。要知道,《志》中曾记载蜀汉“带甲将士十万二千”,那么为何在魏军面前,蜀汉如此轻易放弃抵抗呢?

深入,我们发现主要有两大原因。

魏军的实力过于强大。魏国灭蜀的信念坚定,他们派出了包括钟会、邓艾在内的18万大军三路进攻。尽管姜维成功抵挡住了一路敌军,但其他两路军势如破竹,直接威胁到蜀汉的都城。魏军的战斗力强悍,蜀汉的10万大军在魏军的进攻面前显然力不从心。而且,面对都城的危机,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民众并没有强烈的抵抗意愿。

大势所趋。从大的方面来说,魏国的统一已经是历史的必然,这种大势非蜀汉所能逆转。刘禅虽然有心抵抗,但恐怕最终也是回天乏力。自刘备死后,朝廷内部矛盾加深,蜀地民众对于蜀汉的统治并没有太大的情感。在魏军进攻时,大家并没有强烈的抵抗欲望,许多人认为只要保证他们的平安生活,谁来做统治者都无所谓。

对于刘禅来说,虽然不是杰出的帝王,但他明白大势已去,抵抗无效的道理。况且自己已经六十多岁,经不起折腾。他选择了顺势投降,或许这样能为自己落个好的结局。毕竟,比起无谓的抵抗,顺应历史潮流或许才是明智之举。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