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揭密270年前中国特快专递 最快每天600里

历史文化 2025-03-23 09:02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老的历史长河中,特快专递这一形式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间,至今已有超过270年的历史。当时,皇帝下达给督抚大臣的机密谕旨,有着一套严谨而神秘的传递流程。辽宁省档案学者孙成德副馆长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历史的细节。

清朝初期,皇帝的谕旨主要通过内阁宣布,再传抄至各衙门执行。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在保密性和效率上有所欠缺。到了康熙中期,皇帝开始采用更为机密的方式,由亲近的内廷官员或亲王、大学士直接传达给督抚大臣。雍正七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这一制度的成熟和广泛应用。

孙成德副馆长详细介绍了清代军机处的档案种类,其中最为神秘的当属“寄信档”,也被称为“廷寄”。这是一种极为机密的通讯方式,格式规范严谨,既需注明寄信人与收信人,也要根据信息的紧急程度在信封上标明驿递的日行里数。当时没有邮政系统,兵部捷报处负责传递廷寄。这种传递方式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从而显著提高了办事速度。

孙成德副馆长还提到,虽然清代廷寄曾大量存在,但由于时间久远,如今能保存下来的已是极为稀少。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的一件清光绪31年的廷寄,便是其中的珍品。这件廷寄正页共186个字,是光绪皇帝委派廷杰前往奉天办理垦荒和土地事务的指示。它不仅见证了清朝时期的政治运作,也展现了中国古老的通讯历史。信封、正页以及包封用纸均保存完好,已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成为我们过去、了解历史的重要载体。这份珍贵的文献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是对我们理解古代通讯方式的重要启示。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