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格拉齐亚尼是一个怎样的元帅-
在二战的烽火岁月中,各国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的将领。诸如德国的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美国的巴顿和布莱德利,苏联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和科涅夫,以及英国的蒙哥马利,都是举世闻名的战争巨星。然而,每一枚都有两面,战争舞台上同样存在平庸乃至负面的角色,比如意大利的鲁道夫·格拉齐亚尼元帅。
一、扶摇直上的元帅之路
揭开格拉齐亚尼的履历,我们发现他在早年确实展现了一定的军事才能。1908年,他踏入了意大利陆军的大门,参与了一战并因卓越表现晋升为上校。在利比亚的殖民部队中,他更是步步高升,于1930年晋升为少将。尽管他在对待利比亚起义者的方式上饱受争议,但不能否认,他对装甲部队的先见之明显示了他的独到之处,他甚至比德国的古德里安更早认识到装甲战的重要性。
镇压利比亚起义后,格拉齐亚尼的军事策略得到了的青睐。他的血腥手段虽然饱受争议,但在当时的意大利却是行之有效的。他的职位一路飙升,从索马里总督到陆军上将,每一次晋升都伴随着他的军事成就。
二、二战中的主战与稳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二战的硝烟弥漫全球。雄心勃勃,意图建立新罗马帝国。在北非战场,格拉齐亚尼被委以重任。起初,英国在北非的兵力薄弱,看似意大利的“精锐之师”有优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英军的阿奇博尔德·韦维尔早已洞悉意大利军队的软肋。他预见到接替巴尔博元帅的格拉齐亚尼可能会成为意大利军队的软肋。韦维尔的预测得到了证实,格拉齐亚尼虽然在上台前是主战派,但真正指挥作战时却变得稳健起来,行动迟缓。
在作战中,格拉齐亚尼展现出了他的保守和草率。他常常告诉尚未准备好,部队缺乏进攻的态势。最终,失去耐心,下达了强硬命令。格拉齐亚尼无奈下只得发动进攻。然而他的进攻缺乏准备,没有警戒和侦察部队的支持,更像是一场武装阅兵式的推进。这种进攻方式显然是不足取的。格拉齐亚尼虽然在战争中获得了不少成就和晋升,但他的作战方式却被质疑为稳健过度甚至磨洋工的行为。在北非战场上的表现让人质疑他的军事才能和决策能力。尽管他曾在其他战场上有所建树,但在二战的背景下,他的表现无疑给意大利军队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格拉齐亚尼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在战争中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令人失望的决策和行为。但无论如何他都成为了二战历史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反思。格拉齐亚尼元帅面临着来自深层的困境,他领导的部队因运力不足而物资短缺,这让他倍感压力。面对这样的困扰,他不得不选择在距离英军阵地一百三十公里外的地方挖掘战壕,就地构筑防御工事,静待补给抵达。然而等待的日子持续了数月,意大利军队只能无奈地在战壕中度过漫长的时光。
格拉齐亚尼并不知道的是,他的对手韦维尔也在筹划着如何更好地应对战局。韦维尔一方面需要筹措更多的兵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让装甲部队做好战斗准备。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也在海上严密巡逻,以防意大利军队进行任何不利的行动。这场对峙之中,双方都处在紧张的备战状态中。
当英军在精心筹划之后于1940年12月8日发动反击时,意大利军队被打的措手不及。英军的攻击如狮子般猛烈,仅在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内,意大利军队就显现出了溃散的迹象。最终,彼得罗·马莱蒂将军阵亡,数千名意大利士兵丧生或被俘。三天后,又有更多的意大利士兵成为了英军的俘虏。英军的推进速度之快,使得意大利军队只能节节败退。
到了1941年2月初,英国人已经夺取了意大利在利比亚的多个城市。甚至在托布鲁克这样的坚固要塞城市也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英军占领。当英军在1941年2月7日夺取了班加西时,意大利的败局已定。此时的格拉齐亚尼已经颜面扫地,他不仅领导了一次失败的进攻,还让整个北非的战略彻底破产。而,这位意大利的独裁者,也陷入了绝望之中。他只能仰赖德国的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及其兵力薄弱的非洲军团来寻求一线生机。然而大势已去,不得不向低头。
格拉齐亚尼在这场败局中成为了的出气筒,被撤职并踢出了权力中心。然而当失势后被德国人救出后,格拉齐亚尼又回到了他的身边,担任了伪政权的国防部长。他在此期间的所作所为让人震惊,他清剿游击队并强制民众移民德国输送劳动力等行为都被视为罪行。战后他两次接受审判却未受到严厉惩罚,甚至在战后还参与了新法西斯党的活动。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讽刺。这位意大利陆军元帅的故事成为了战后的一种讽刺和反思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