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文字狱腥风血雨 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真是不少

历史文化 2017-04-26 15:0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接连不断地出现了文字狱。官员和士生的文章一不小心就出了问题,因为朱元璋常常怀疑他们在文章中讥讪自己。文字狱的血腥味,使大批文人学士吓得胆战心惊。人们认为文字狱是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士人特别猜忌所造成的,是文化专制的残暴和黑暗。但也有人认为,很多文字狱其实是不可信的,甚至是伪造的。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凤阳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从小没有读书,文化水准不高。他的出身和发迹历史使他与文绉绉的士大夫之间有着一条无法弥补的裂痕。这条裂痕的明显表现就是明初出了很多文字狱,使大批文人学士冤枉致死,有人形容为腥风血雨,这其实并不过分。历史学家们认为文字狱是朱元璋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

  翻开史书笔记,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真是不少,而且五花八门。

朱元璋文字狱腥风血雨 朱元璋推行的文字狱真是不少

  古代在元旦、冬至和皇帝、皇后的生日及皇后太后上尊号以及册立等重要节日和庆祝活动,各级官员常要上表祝贺。皇帝对官员有特别赏赐,官员须上表谢恩。这些表笺原本是礼节性的文章,对下面来说无非是趁机拍拍马屁,对皇帝来说也是讨个吉利。朱元璋不是这样想,他认为从这些文章里可以看出官员们对皇帝和朝廷的态度,他对这些文章咬文嚼字,还真发现了许多东西。如浙江某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长官作《谢增俸表》,内有句为“作则垂宪”。朱元璋自己是农民起义军出身,过去被人称为“贼”,所以他对这个字特别敏感,认为“则”与“贼”音近相通,这位教授在讽刺自己,遂下令将他诛杀。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内有句为“睿性生知”。朱元璋年轻时因家里较穷做了和尚,所以他认为这位训导在讥讽他,因为“生”就是在说“僧”,遂将他逮捕诛杀。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作贺表,内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句,朱元璋认为“光”是说他曾经剃过光头,“圣”说他是个僧人,“则”说他是个贼,遂下令诛杀。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在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书中记载了十多条,内中涉及的人员全部被诛,但惟有一个例外。

  传说蒲州学正张某,洪武年间按惯例作贺表,文中称朱元璋的统治是“天下有道”,赞朱元璋“万寿无疆”。想不到朱元璋倒过来理解,把“道”读作“盗”,“无疆”认为是在咒他失去疆土,认为这个作表人太恶劣了,遂把他逮捕押送到京师,并亲自加以审问。张学正当面辩解说“陛下有旨表文不许杜撰,务必出自经典。‘天下有道’是孔圣人在《论语》中说的,‘万寿无疆’引自于《诗经》,说臣谤讪,臣实不服。”朱元璋让人一查书,确是如此,遂无话可说,把他放了。

  诗文中的文字狱更是令人哭笑不得。明初文坛上,高启是很受人尊敬的一位,他以散文见长,朱元璋洪武初年曾授翰林编修,修《元史》。洪武三年擢他为户部右侍郎,但高启坚决辞职,情愿回到老家教书,这下可触怒朱元璋了。高启友人魏观出任苏州知府,在当年张士诚的王府废墟上新造了苏州府衙,按时人习俗请高启写了一篇《上梁文》,内有“虎踞龙蟠”等套话。魏观的仇家知道后,向上报告说魏有张士诚第二的野心。朱元璋速命御史查证,结果魏观被诛,高启腰斩,死时仅三十九岁。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