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朝能一统三国的真正原因,并非曹爽无能!
自建安十三年(208年),以丞相文学掾的身份出仕后,在曹魏政权中历任三超、两受顾命。与亲贵的密切交往、公事及婚姻关系,使得司马懿的权势网络深深根植于曹魏政权内部。
出将入相的崇高地位,使得司马懿通过辟举、保荐、拔擢等手段,将自己的故友亲朋及其子弟安插在朝廷各处,广纳贤才,收拢人心,建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权力网。正始十年(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诛杀,独揽朝政,为魏晋易代奠定了基础。
有人说司马家能够最终建立是因为司马懿活得够久,而家族从曹操之后都是短命鬼,宗族中又人才凋零,最终大权旁落,导致三分归晋。这种说法虽然有些道理,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其实司马懿最终能夺得天下的原因还得从曹操说起,入京、天下大乱的时候,各大诸侯每天喝酒开会吹牛,只有曹操务实不务虚,不断招兵买马,又实行屯田制,让流离失所的百衣穿有饭吃,从而逐渐壮大自己的实力。
曹操在自己的领地内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不注重出身门第,这样一来就触及了的利益。因为在当时,士族垄断了做官的渠道。在那个的年代,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就已经算作社会精英。
以来一直人才的选拔制度是,简单说,就是推荐一些道德、才学都很高的人做官,这使得官员拥有了推荐权。做官的人自然会培养、推荐自己的后代做官,由此滚雪球般成为地方豪强。一些人为了做官就开始作秀,做出诸如“让梨”的事,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孔融让个梨会闹得天下尽人皆知。
士族享受到做官的甜头,自然会用一切合法甚至不合法的手段保护住自己的利益,哪怕后代是猪要要做官。由于士族力量太强大,曹操只能既利用又打压,常常两者并用,这也造成了他晚年疑神疑鬼,杀人无数。崔琰、、、孔融等人是魏国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出乎曹操意料的是,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接受了的建议,开始实行“”。
曹丕的初衷原本是把选人、用人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取消地方的推荐权,然后留一些名额给寒门子弟。不料,即位后,司马懿建立了“州中正”,简单说来,就是又把推荐权放回地方,更方便地方豪门垄断做官,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加上司马懿本身就是士族的代表,一直代表着士族的利益,在士族中深得人心。
所以在邓艾兵临成都城下,被称为扶不起的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想投靠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魏国。因为治蜀,用的是法家的那一套,蜀国士族过得很惨。诸葛亮为了打压士族,只能不断北伐,转移国内矛盾,增加凝聚力。所以,当非蜀国士族出身的犯错后只能杀掉,不能给士族留下把柄。
正因为如此,刘禅心里清楚,他若不投降,说不定明天就有人打开城门,把他的人头献了。这也是司马懿之所以看起来在政治斗争中那么顺利的原因,并不是曹爽真那么无能,是士族清楚,司马懿掌权,他们会过得更好。因为士族掌握了政权,他们的后代肯定做官,不管多么无能。
这种选官制度导致大量昏官、庸官的出现,昏官、庸官又治理不好国家,必然引发战乱,这也是后来导致魏晋近400年大乱的根源。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