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带刀的,把刀挂腰上吗?
刀的佩带方法不如剑那样丰富多彩,前期的青铜刀,在有的出土实物中至今没有发现刀鞘,若要用早期的青铜剑的悬挂佩带法,只有草原文化系统的刀适合,而中原文化系统的好像不具备这种佩带法的条件,作为经常要用的工具和防身武器,不随身携带是不合理的,所以根据推测只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供参考,即把刀插在束衣的腰带上。
《岭外代答》卷六“蛮刀”条上说“猺刀黎刀,带之于腰,峒刀蛮刀,佩之于肩。”说明古代的少数民族早就有将刀插在腰带上的佩法,但前后的人们是否已经开始这样做,还举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问题还是暂做假设,等待将来有新的发现后再做探讨吧。
后期刀的佩带方法共有两种一种是带扣佩带法,另一种是双附耳悬挂法。
1.带扣佩带法
带扣在魏晋之前的中原地区主要是马具上的用品,还没有开始大量运用到服饰上,用带扣佩刀更是一个鲜见的例子,可能使用的年代不会长,而也不会广,但在实践上却要早于服饰。发现用带扣佩刀,是从满城墓出土的环首刀上。
这把刀的刀鞘完好无损,刀鞘用两片木片挖槽弥合后,在用麻丝缠裹髹漆加固而成,在刀鞘的中部偏上位置安装了一个带扣,这个部位在其他出土的剑鞘上都是安装玉或铜璏的,而这把刀鞘上却突然出现一个带扣,虽然可以肯定是用于佩刀的,但如何佩法使人很费解。
无独有偶,山东临沂出土的东汉石却提供了答案,这块画像石上有一佩刀武士,所佩的环首刀刀鞘上清楚地刻画出外形与刘胜刀很像的带扣,而腰带直向穿过带扣系于腰间的方法和刀佩于腰间的形象、位置也一目了然。
图为璏式佩剑法
用带扣佩刀如同用璏佩剑一样,刀在腰带上移动很方便,画像石上的佩刀刀柄向后,抽刀时好像很不顺手,但如果把刀柄朝前也很便捷,只要左手握住刀鞘向前一转即可如意。带扣佩带法可能在,最长不会超过西晋的这段时间内曾使用过,它可能作为璏式佩剑法(佩刀也可以用)的一种变异而出现,这种佩法与璏式佩剑法一样,是中原地区特有的方法
2.双附耳悬挂法
双附耳悬挂法是由古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的。所谓双附耳即刀鞘上装有两个有穿孔的鞘耳,佩带时,两根皮带一头系于鞘附耳的孔内,另一头系于腰带上。系于附耳的一头一般是固定住的,系于腰带的一头有的装带扣,有的也固定在腰带上(这种腰带是专用于佩刀的)。
用这种方法佩刀,不仅能使刀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而且在人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时也能保持固定不变的位置,这是比较先进合理的佩带方法。据考证,古波斯出现这种方法是在五世纪前后,不久就传入了中国。
现已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双附耳刀鞘,是后期的墓葬中发现的,时间约在公元560年前后,比之稍晚的隋张盛墓出土的白瓷武俑,和时间与北周较近的娄叡墓壁画上,都可以见到这种双附耳刀鞘和佩带方法,而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样更是典型的双附耳刀鞘。
双附耳佩刀法后来又从中国流传到日本,乃至世界各地,到后来已不仅成为刀,还成为剑和其它各种类似刀剑的兵器的唯一一种佩带方法。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