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为何反对朱元璋在“凤阳”定都?“殷家涧&
为何反对在“凤阳”定都?“殷家涧”的名字怎么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他也有着很深的家乡情结。据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决定在凤阳定都,而且已经下令要在凤阳建造都城,但此举却遭到了刘伯温的极力反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刘伯温给出的理由是风水不行。实际上“凤阳”这个名字就是朱元璋起的,当年他打败后将府治迁往凤凰山之阳,然后赐名“凤阳”,此后凤阳县的名字便沿用至今。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段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凤阳县城东南四十多里有个殷涧镇, 据说这个地名的由来和朱元璋也有关系。
话说朱元璋自从在濠州城投奔了红巾起义军以后,南征北战了十几年,在南京登上了的宝座。打下了江山,朱元璋的思乡之情也越来越重。于是在登基的第二年,他就下令在自己的家乡凤阳建造中都城。
圣旨一下,朝中不少有见识的大臣议论纷纷,觉得凤阳虽然是皇帝家乡,但不是理想的建都之地。朱元璋这时候一门心思念叨着定都帝乡,对反对的意见是半点都听不进去。
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名贵材料云集凤阳,百万劳力建设中都城。
不久,朱元璋带着文武随从从南京兴冲冲地赶来中都验工犒赏。同行的刘伯温暗暗盘算着再向皇上进一言,万万不可定都凤阳。朱元璋人登上紫禁城,观览四方形胜。左右看他,就,把中都城夸了个。朱元璋正在顾盼得意之间,突然发现刘伯温一直低着头不吱声。他有点不太高兴,就说道:“刘爱卿,今日陪联来验赏中都,怎么没听到你的高见呢?”
刘伯温等的就是这一问,一听皇上开口,马上“扑通”一下子跪倒在地。朱元璋吃了一惊,心想这刘伯温难道又要进谏不成,皱着眉毛问道:“刘爱卿这是何故?”刘伯温说:“我主万岁,愚臣看了这中都远近地形,深为皇上忧虑。”看到朱元璋让他继续的表示,又说:“中都城外,远有方丘湖,近有马鞍山(凤阳山),这两处对皇上都是极大的不利。”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在风水方面有些能耐,走上前扶起他说:“你快说说看,这两处地势都有哪些忌讳?”刘伯温回答说:“北面远处的方丘湖芦苇连天,里面能藏兵百万;西北近处的马鞍山(凤阳山)俯瞰中都,在上面支起大炮,一炮就能打到紫禁城。”
朱元璋大吃了一惊,把刘伯温的话再仔细一琢磨,越发觉得不安。可是要放弃定都家乡,他又心有不甘。思来想去,朱元璋还是向刘伯温求教“若依爱卿之见,该如何是好?”刘伯温算到他还有建都家乡的心思,也不便提出移都他处,只是说道“向东南移一箭之地即可。”朱元璋寻思着一箭之地又能有多远,怎么也出不了凤阳地界,于是金口一开就同意了。
刘伯温取过弓箭,交给朱元璋,说道:“借皇上神力往东南射一箭,箭落在哪,就在哪建都城。”朱元璋张弓搭箭,朝着东南方向一箭射去。那支箭带着风响,飞了四十多里,才在一条溪水边开始坠落。这时候,从云层中钻出一只硕大无比的金鹰,俯冲而下,一张嘴,衔住坠落的箭支,又振翅再起,穿云破雾,直飞到南京城上空才把箭丢下。
朱元璋得到禀告后惊疑不定,确认了箭后方才相信。自己金口既开,又有天意裁定,朱元璋只好改变初衷,重新在南京扩建都城。
此后,那只金鹰衔箭的地方被人们叫做“鹰夹箭”。当地的人家借着这件事情的影响力逐渐发展成大姓,于是取“鹰夹箭”的谐音,将该地改称为“殷家涧”。这也就是如今的凤阳县殷涧镇名称的由来。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