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后,与安禄山同族的人结局如何?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十一月(12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率兵反叛大唐,天下震动!在此情况下,作为进入中原地区的西域少数民族,特别是“昭武九姓”之一的,则处于非常担心之中。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等稍微逃离危险后,对安禄山的痛恨,就转划到“安”字上了。
(1)眼不见心不烦,皇帝拒绝“安”字
至德二年十一月初一(757年12月6日),下告天下书,大骂安禄山叛乱,庆祝收复两京。,命令所有宫省门带“安”字者改之。之后,安西改为镇西。至德三年正月二十七日(758年3月11日),唐肃宗又命安化门为达礼门、安山门为先天门,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像什么安兴坊、安邑坊、安善坊等都在改名之列。
已很明显,唐肃宗恨死了安禄山,但想剐了他的心情目前做不到,只好拿“安”字解气了!皇帝的一个小举动,却具有风向标作用。天下恨安禄山的人非常多,那么,“”的反作用也出来了。
安禄山,那么这下天下姓安的人就成为人们痛恨的对象。甚至包括与安禄山同族的昭武九姓,乃至更广泛的人。在此情况下,天下安姓最显贵的家族该怎么办?他们虽与安禄山同族同姓,但确实忠心事唐一族。
(2)世门豪族掌控政经大权时期,粟特族的安姓谁是第一大豪族
从建国开始到唐朝中后期,“世门豪族”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势力。例如唐朝的“五姓七族”陇西(长安,做皇帝)、赵郡李氏(邯郸,左宰相)。其他还有清河、博陵崔氏、范阳、荥阳和太原。
除了这些全国性的世门豪族外,每个地区都有各个地区的世门豪族。凉州,地处西域,是粟特族,也就是昭武九姓的大本营之一。
从西汉开始,粟特族就开始在西域经商,到了北魏时期,粟特族就在凉州定居。到了隋唐时期,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利用经商得来的财富,经过运作已经成为凉州的地方大族豪强!
(3)与大唐同寿的武威安氏是如何崛起的灭、参与立大功
大唐建立后,武威安氏的安兴贵、安修仁率领族人帮助李渊灭掉了河西大凉王李轨。
事后,李渊封安兴贵为右武侯大将军、上诸国、凉国公,在凉州率领唐军迎战势力;安修仁被封为左武候大将军、公。
太宗朝、高宗朝武威安氏的安元寿,乃是安兴贵之子,他16岁时参加了玄武门政变,由此,成为太宗朝、高宗朝的宠臣,最终陪葬昭陵。
到爆发时,作为与安禄山同族同姓的人,武威安氏感觉到了周边的异样目光。在此之下,武威安氏将何去何从?安重璋在此情况下站起了身。
(4)李抱玉和李抱真
安兴贵的曾孙安重璋,因为世代商人家族且养马之地(安元寿就曾担任马政主管官员之一——夏州群牧使一职),又久居长安三百年已被“儒化”。,安氏家族既在军中以“善养名马”著称,又在官员之中享有“才名”。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太子等出逃,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后,安重璋等武威安氏族人率部遵命听调。因为深感安姓被人差别对待,安重璋请求改姓。结果,至德二年(757年)五月被赐,改名为李抱玉。
李抱玉在777年,病逝。代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保,昭武。
安修仁的曾孙安抱真也即李抱真于794年病逝,追谥太保。其功绩、地位比李抱玉还要高。
两人都高居三公,权掌节度,都是当时著名的藩镇大员。他们的后代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