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韩愈的求官路真是霉运多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求官路
文/神龙跨三江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朝邓州南阳人,后迁孟津(河南省焦作孟州市)。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等。
韩愈最早走入仕途之路,但充满波折和艰难。他,从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连三次,当他那字字珠玑的答卷到了判官手里,却如同废纸一张。连续几年浪迹京城,早已囊中羞涩。当时官场盛行“觅举”,为了考中进士而追逐、钻营,依靠请托以求金榜题名。曾对此深恶痛绝的韩愈明白了,在混浊的世道中,任何洁身自好都是没有用的。他主动出击,也要“觅举”。
经朋友点拨,他低眉折腰,求见当朝补阙梁肃。可谁知道,这人生性孤傲,最看不起那些钻营之徒。任他好话说尽,就是拒而不见,使他确实硬碰了一颗大大的钉子。后来,以连续造访了几个当朝要人,仍是一无所获。在京城千辛万苦,韩愈第四次走进考场,总算是考中了。此时他已25岁。
考取进士并不等于有官可做,这只是入途的第一步。礼部只管进士,派官还要经过吏部的“守选”考试,其考试名目多,普通的是“书判拔萃”,入高官的是“博学宏辞”。韩愈心想自己满腹经论,考“博学宏辞”不会有什么问题。谁知,与当年考进士的命运一样,连续三年,均一败涂地。无奈之时,他只得另辟蹊径。两个月内给当朝宰相写出三封情真意切、辞藻华丽的陈述书。他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请求垂怜一官半职。结果石沉大海,杳无音讯。于是,他不得已而求,投奔地访军阀。可只干了两年多,幕主便死了;之后又投奔了一个军阀,可还没上任,幕主又死去了。韩愈真是霉运多多呀,可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