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爱国的李若水,为何最后结局十分悲惨呢?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开封之际,有一位名为李若水的忠诚之士,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忠诚。他被皇帝赐名为“若水”,希望他能如水一般灵活应变。在靖康年间,宋金两国战火不断,他受命担任谈判使者,肩负重任前往金国。
第一次出使时,他便明白了金国的宰相粘罕决心拒绝和谈方案,执意南攻。面对金兵的威胁,他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在黄河驻守的宋军因恐惧金兵而慌乱,企图逃遁之际,李若水却坚决反对逃跑行为,决心以死报国。
金兵攻势猛烈,甚至迫使皇帝出城相见。在金人提出见皇帝的要求时,李若水挺身而出,护卫钦宗出使。金人却扣押了钦宗,逼他脱下龙袍,换上金国服饰,这是对宋朝皇帝的极大侮辱。
面对如此屈辱,李若水悲愤不已。他抱着钦宗大哭,痛骂金人为“狗辈”,为此遭受毒打,昏死过去。金国的宰相粘罕敬佩他的为人,试图招降他,但他坚决拒绝,以绝食抗争。
金兵试图劝说他归顺,但他义正辞严地回应:“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我李若水岂能事二主?”他的仆人劝他顾及年迈的父母,他严厉斥责,表示忠臣侍奉君主,唯有一死。
在被召见时,李若水面对粘罕的废立皇帝之议,严词反对。他又毫不畏惧地指责粘罕在议和时出尔反尔,离灭亡不远矣。他的言辞如利剑般刺痛粘罕的颜面。最终,李若水被金人拖走。
面对死亡,李若水毫不畏惧,反而骂声更凶。他对仆人说:“我为国而死,是我的职责所在。”最终被金人残忍地割断喉咙、舌头处死。他临死前留下了一首悲壮的绝命歌。
李若水的仆人逃回朝廷后,详细描述了他的英勇事迹。宋高宗深受感动,下诏追封他为高官,并赠予“忠愍”称号。这位忠诚的使者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