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病逝后,为何只有谯周冒死去为他奔丧?

考古学 2025-04-04 01:5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谯周的故事,让我带你一竟。

据《志》记载,诏书下达禁止奔丧时,他已迅速出发,成功达成目标。在蜀汉众多文臣武将中,他是唯一一位为诸葛亮奔丧的人,他就是谯周。

诸葛亮,无论是在君王还是读书人心目中,都是一位智计过人的存在。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却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形成僵持局面。就在那个秋天,诸葛亮离世了。尽管他在蜀汉掌权多年,但奔丧的人却寥寥无几。当时,刘禅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奔丧,并禁止在成都私自立庙祭拜。谯周却无视这一禁令,毅然决然地前往奔丧。

或许有些人对谯周并不熟悉,但他的事迹却与邓艾大军入侵有关。当邓艾大军深入时,他力劝刘禅投降。谯周本是益州牧手下,当围困成都时,他凭借对天命的解读,说服刘璋投降。投降后,他被刘备任用。在诸葛亮执掌大权的时代,谯周的才华得到了赏识,被任命为劝学从事,为蜀国笼络人才,稳定根基。他与诸葛亮的配合一直不错,但在是否出兵北伐的问题上,他们产生了分歧。谯周依然感念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在得知其病逝后,立即从蜀汉都城成都出发,前往奔丧。

谯周的才华在蜀汉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当刘禅立刘璿为太子时,谯周被调去辅佐他。除了教导太子,他还经常给刘禅提意见。当魏军五路伐蜀时,谯周劝刘禅投降,他认为蜀是小国,应当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有人认为他怂恿刘禅投降,但认为他间接灭蜀并不公允。

就谯周的一生而言,他为诸葛亮奔丧、劝说后主刘禅投降是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如何评价谯周,取决于你的立场。他是一位充满智慧、有远见的人物,他的决策和行动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的才华和智慧让他在蜀汉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