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就像一阵风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考古学 2025-04-04 01:47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苏轼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性格豁达开朗,如一阵清风般度过人生,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种乐观态度,使他在人生道路上无所畏惧。

这位文学巨匠的命运在仕途上却颇为坎坷。尽管他的文学造诣深受人们敬仰,但命运多舛,屡遭贬降,甚至被流放到遥远的海南岛。

公元1100年,新皇摄政,局势发生了变化。苏轼接到特赦令,决定举家北上。原想与弟弟子由结邻而居,但因担心再次遭遇,最终选择在常州定居。

在归家的途中,苏轼不幸患上痢疾,引发了健康问题。他的北归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运河两岸的百姓纷纷前来迎接这位文化巨星的归来。那时,他的身体虽然有所恢复,但依然因天气炎热而两臂外露。面对人们的热烈欢迎,他感慨道:“这样欢迎,折煞人也!”

抵达常州后,苏轼租住了一处房屋。他首先向皇上请求完全退隐,据说当时有一种迷信认为,官员若有重疾,辞去官职有助于疾病的痊愈和延年益寿。苏轼对此深信不疑,希望能通过辞官来寻求康复。

他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始终胃口不好,卧床不起。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好友钱世雄常常探望他。他们谈论的话题主要围绕写作,苏轼甚至把在南方所写的诗文拿给钱世雄看。在那几天里,他还写下了一些小文札记题跋等。

七月二十五日,苏轼的病情急剧恶化。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与家人和好友度过了宝贵的时间。维琳方丈前来探望,与他谈论生死轮回。苏轼虽然心存超脱之念,但深知生命已到尽头。最终,他的呼吸停止,家人和朋友们在他的身边默默守护着这位文化巨人的离去。他走得很平静,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和敬仰之情。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