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行刑的时候口含木塞是什么原因?

考古学 2025-04-04 00:53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古老的传说中,每当执行斩首之际,犯人的口中总会含着一种被称为木塞(又称木梨)的东西。这个传统的起源,深藏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它的最初目的,仅仅是掩住犯人的口舌,剥夺他们在那一刻说话的权力。

或许有人对此感到困惑,对于那些即将面临死亡的人,还有何惧他们言之有何?其中的缘由,实则深似海。对于那些普通的乡野山民,即使他们诅咒,也不过是针对那些加害于他们的人,对于无相关的人他们无需费口舌。对于那些被武则天下令处决的人,情况则大为不同。这些人,除了皇族贵胄,大多是朝廷中的高官显宦,他们的言辞犀利,甚至胜过刀剑。

武则天的皇位并非通过常规途径获得,而是从夫家手中夺取,这一历史变迁充满了曲折与争议。原本属于老李家的江山,却落入了老武家之手。那些忠于老李家族的人,对此心生不满。一旦触怒这位大周女皇,只需编织罪名,即可将其送入刑场。

想象一下,这些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却仍心怀怨气,他们会把内心的愤怒和不满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将大周女皇描绘成无恶不作的妖妇。这样的场景让那些负责监斩的大臣们吓得魂飞魄散。如果不加以制止,他们担心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他们选择封闭犯人的口舌,使其无法伸冤,无法言语。在宣读完罪状后,立即执行死刑,不容片刻拖延。这样,皇帝耳根子清净,大家相安无事。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刽子手的工具中都有“木梨”。只要将它塞入犯人口中,双腮便会鼓起,无法言语,只能发出呜咽之声。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凌迟之刑。因为凌迟之刑过程漫长,如果犯人痛哭流涕或者语无伦次,会影响行刑者的心态。而将其口舌封住,让他们只能干瞪眼却无法言语,无疑让执行过程更为顺利。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