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死后为何要在口中含着其他东西呢 这么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呢

考古学 2025-04-03 22:49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尚未了解死人口中含物之奇的读者们,让我为您揭示这一历史奇闻。在中国的深厚历史文化中,人死后的葬礼习俗承载了无数的故事与寓意。

自古以来,不论贫富,人们对于死后之事都极为重视。有钱人的墓葬里常有无数珍宝陪葬,古墓用宝贝成堆来形容也不为过。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传统:在死者口中放置物品,这一习俗被称为口含(口琀),民间则俗称为饭含。

这种丧葬习俗源远流长,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口含的物品种类和形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到了现代,我们最为熟知的含物莫过于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

其实,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逐渐演化成一套完整的礼仪。人们口中含着物品,寓意深远。西周时期常含玉,春秋则多含珠玉。战国以后,死者口中盛行含蝉形玉,这对后世的玉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汉八刀”形制玉蝉。

古人认为玉有灵性,含玉在口中可以保护尸身不腐。家人会为死者口中含上一个玉器,至于玉的图案设计,则视家庭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而定。如果死者是死于非命或因罪被赐死,即使是贵族也无法享受含珠宝玉器的待遇。

还有一种较为迷信的说法是,这样做可以防止尸变。在香港的僵尸电影中,死人嘴里的口含一旦被取出,就会变成僵尸,四处害人。除了防腐,含玉还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相传孔子出生时,有麒麟含玉出现在其家院中,因此古人将贵子称为“麟儿”。在《红楼梦》中,宝玉衔玉而生,通灵宝玉被视为命根。他两次砸玉闹得贾府鸡犬不宁,而十二钗中的黛玉名字中也有玉字,与她们的品性乃至命格都有紧密关联。这些传统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情。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