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传奇与智者的抉择
《演义》之中,英雄辈出,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唱尽了多少英雄的事迹。阴谋与阳谋,智慧的火花在三国这片历史舞台上燃烧。战争,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为停止战争而战争,为消除纷扰而斗争。在这其中,诸葛亮的名号无人不知,然而他的命运与一位隐者紧密相连——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
三国中的谋士如云,诸葛亮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未能一统江山。是谁推荐了诸葛亮?那位隐者为何不出山相助?他在诸葛亮出山之时所言的“随得其主,却不得其时”是何意味?他的预见为何最终应验?为何他选择隐世?
这一切的答案,都指向一个选择——水镜先生的选择。他看透天下大事,知悉时局变幻。在他看来,群雄并起的年代,一统江山之人终将出现,这是时局所驱。而他,选择了留在山水之间,静观天下大势。
他明白,无论他是否出山,这天下都将一统。为何如此?因为天命难违。诸葛亮的智谋无人能敌,他与司马懿的斗争精彩纷呈,各有成败。天命似乎在司马懿这边,尽管诸葛亮用尽智谋,却始终难以进入中原。他明白,若想成功,必须除掉司马懿。即便他成功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却在最后一刻,天空降下雨水,让他的计谋功亏一篑。这是为何?因为天命难违。
水镜先生知道,即使他出山,也改变不了天命。他更不愿因为自己的辅助,让某一方得到江山后劳民伤财,成为一代昏君。这样的结果,并非他所愿。他选择隐世,避免参与红尘纷争,活在自己所钟爱的山清水秀之间。
他的选择,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天下的深思。他明白,世间之事,有其自然规律,不可强求。这样的智者,选择在山水间静观天下大势,留下了一段段令人深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