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才华横溢,但是为何个个都是考试困难户
考古学 2025-03-30 09:0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文坛的璀璨明珠,包括等八位杰出的文学家。尽管他们的名声如雷贯耳,精妙文章传世无数,但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他们也并非一帆风顺。
其中,柳宗元、苏轼、苏辙、王安石四位才子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苏辙更是以十九岁之龄便展现出学霸风范。其他四位大家的考试经历则颇为坎坷。
韩愈,排名八大家之首,其早年经历充满坎坷。三岁时丧父,九岁时兄长离世,他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少年时期。经过连考三年的艰辛,二十四岁那年,韩愈终于考中进士。接下来的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他却连续三次折戟沉沙。直到三十三岁,韩愈才通过铨选,被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步入正式的仕途。
欧阳修与韩愈经历相似,十六岁初露锋芒,却接连两次考试失败。另辟蹊径参加皇家大学的考试后,终于时来运转,连获三次第一,最终获得殿试资格。虽然未夺魁,但众考官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
苏洵是八大家中最大器晚成的一位。他曾四处游历,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二十八岁时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后来在家潜心做学问,培养出苏轼、苏辙两个才子。而苏洵自己的名声后来也得到了认可,尽管未曾再参加考试。
曾巩少年成名,交游广阔,但考试时却常常抓瞎。他擅长策论但轻视应举时文,因此屡试不第。在熬了十好几年后,终于遇到了主考官欧阳修,他的考卷正中曾巩的强项,才得以考中。值得一提的是,唐宋八大家中并无状元,最接近状元的是苏轼,但因种种原因与状元失之交臂。
纵观历史,从唐宋的科举到现代的高考,有学问未必能在考试中崭露头角。但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学问与能力都是自己的,与考试无关。
上一篇:如果荆州换将守,三国的格局会发生改变吗?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中国
- 唐宋八大家才华横溢,但是为何个个都是考试困
- 如果荆州换将守,三国的格局会发生改变吗?
- 三国三大疑云当中 为什么说蜀国全是基
- 古代地主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们为什么会是
- 李世民霸占杨氏是因为贪恋女色吗 其实答案不是
- 连司马懿都忌惮的三个人,其中一个是女子
- 如果司马懿面对空城计没撤退,他结局会怎样?
- 丁奉的生平如何?历史上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慈禧死后仍极尽奢华 结果陵墓被盗尸体被辱
- 一生勇猛的开国帝王忽必烈竟然是被人吓死的?
- 宋文帝刘义隆的政治举措分别有哪些?
- 古人打仗打城池为什么都是强攻的?绕道不行吗
- 来之不易的西方女性裤装,历史上西方女性竟然
- 新皇帝登基之后他的小妈们怎么样了 她们又是什
- 雍正是篡位 还是合法继位
- 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继位三天就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