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历史 北宋开始用水晶来提高视力

考古学 2025-03-30 08:08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明朝时期,西域与中国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其中一项重要的交流便是眼镜的传入。据张靖之在《方州杂录》中记载,他在胡豅家中亲眼目睹了明代宗赐给胡宗伯的一副眼镜。

这副眼镜的镜片如同两枚钱币大小,形状酷似云母石,且质地轻薄。其镜框以金质打造,轮廓分明。当两镜片合在一起时,便是一副眼镜;分开时,则如市中的子匣。对于老年人来说,眼睛昏花无法辨识细小字迹,只需戴上这副眼镜,便可使字迹放大数倍,清晰可辨。

明代宗的参政孙景章也拥有一副眼镜,他的眼镜是用一匹良马在西域的客商手中换来的。当时,西域人将眼镜称为“僾逮”。明朝嘉靖年间的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也提到了眼镜的传入及用法。据说霍子麒曾送来一副眼镜,其质地如同白琉璃,大小如钱币,以红骨镶制,可开合且折叠,极为方便。

到了清朝时期,广东人开始用水晶制造眼镜,因其工艺精湛、制作精细,成为当时眼镜中的上品。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北宋时期,刘跂在《暇日记》中便提到,史沆在断狱时曾使用十几种水晶。原来他因看不清案牍上的字迹,用水晶来辅助阅读。这说明北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水晶来提高视力。

除了上述历史背景,还有许多与眼镜相关的故事和话题值得。例如中国最贵的背后的故事、世界十大未解之谜的奥秘、物种进化的奇妙历程以及银河系的壮观全景图等。这些话题既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也能让人们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眼镜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也反映了人们对视力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古老的金属眼镜到现代的高科技眼镜,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科技进步的足迹。

上一篇:明清内阁制度有什么不同?孰好孰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