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狄:历史上狄仁杰如何说动武则天还政李唐?

考古学 2025-03-25 15:00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武则天面临的困境与抉择

面对这棘手的问题,武则天曾避而不谈,历史上的教训令她心有余悸。但晚年之际,身衰体弱,这个问题却不得不重新考虑。她想立自己的娘家侄儿为继承人,但这两个候选者并不出色。武承嗣头脑简单,缺乏教养;而武三思虽然较有心计,但因跟随不良之人,名声不佳。

武则天陷入沉思,究竟该如何抉择?立自己和高宗生的儿子吗?但这两个儿子在高宗去世后曾企图夺权,让她担忧他们再次图谋皇位。思前想后,她认为立武氏子孙虽才学不足,但至少不会引发“李氏天下复辟”的担忧。

狄仁杰察觉了武则天的困扰,他见招拆招,以独特的策略应对。当武则天问及继承问题时,狄仁杰故意答非所问,提及李显兄弟。武则天大出所料,因为狄仁杰的回答出乎她的预料。狄仁杰进而解释道:“立后嗣,既要为国家承大统,也要为先帝宗庙祭祀。武氏兄弟怎能祭祀他的姑母呢?”这一质问,令武则天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原先想法忽略了基本的道理。

狄仁杰趁势追击,提醒武则天:“是侄儿亲还是儿子亲?母子亲情无法被任何感情替代。”他引述春秋时郑庄公与母亲的和解,强调亲情的强大。

经过狄仁杰的劝解,武则天重新权衡。她面临选择:继续坚持做皇后,还是将江山交给自己的儿子?最终,她选择做一个母亲,以免死后无人祭祀。于是,她召回已废为卢陵王十四年的儿子李显,立为太子。后来,李显重新登基,成为皇帝。

这段历史展现了武则天的智慧与决断,也揭示了亲情在权力斗争中的重要性。狄仁杰的劝解不仅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