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武皆分九品却有十八个等级 这些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考古学 2025-03-22 16:3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在古代官场中,九品官位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跟随奇闻网小编的脚步,一起古代九品官的故事。

自魏晋始,官员品级的制度逐渐萌芽。曹魏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评品方式,它结合了家世、道德和才能进行评价。中正官对人物的道德和才能做出概括性评估,称为“状”。基于家世和才德的考量,中正对人物进行品级评定,分为九等,这便是后世官员品级的雏形。

到了元明清时代,品级制度更为完善,文武官员均分为九品,每一品级又有正、从之分,实际上形成了18个等级。

一品官职显赫,包括太师、太傅、太保等尊贵职位。我们熟知的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便是一品大员。而从一品官职,如少师、少傅、少保,以及协办大学士、尚书等,同样地位崇高。

二品官职则包括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以及各部院左右侍郎、总管、总督等要职。三品至九品的官职各异,如三品的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卿等,四品的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等,直至九品的县主薄、刑部司狱等。

纳兰性德曾任职三等侍卫,属于五品官员。而我们所熟知的官职如宰相、侍郎等确实都是高级别的存在。令人惊讶的是,太医院御医仅为八品官衔,最高级别的院使也只是五品官员。相较之下,今日出名的教授待遇显然更为优越。

九品官职如县主薄、刑部司狱等,被称为九品芝麻官。虽然听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相较于那些不入流的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等职位,已经算是不错了。古代的官场世界既复杂又有趣,每一个品级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历史内涵。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