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执意要迁都,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
考古学 2025-03-22 16:25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宋太祖迁都洛阳的纷争
在九百多年前的大宋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决定迁都洛阳,这一决策引发了朝廷的一场激烈纷争。那年春天,赵匡胤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洛阳,对这座他出生并深爱的城市赞叹不已,觉得这里的景象比都城开封好多了。他向百官提出了迁都的想法。
赵匡胤的理由是开封城无险可守,需要大量兵力驻守,既劳民伤财,又会导致冗官冗兵现象,增加国家财政支出。而洛阳,据成皋之险,易守难攻,是更为理想的国都之选。
尽管《续》记载宋太祖迁都的理由充分,决定也合情合理,以晋王赵光义为首的大臣们却出奇地一致表示反对。他们的反对声音中,最为坚决的是起居郎李符。他提出了八个困难理由,从京邑的凋敝,到宫阙的不备,再到军粮的供应问题,一一列举了迁都的困难。
宋太祖对此极为不爽,他已经意识到,晋王赵光义已经羽翼丰满,满朝文武大多站在了他的一边。祭祀父亲的仪式结束后,宋太祖依旧居住在洛阳,不肯回京。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却冒死直谏,他担心迁都会增加物资转运的困难。而晋王赵光义则提出,江山是否稳固,不在于地势险要,而在于帝王是否仁德。宋太祖坚持己见,认为迁都是长久之计,可以裁撤冗兵,保障天下安定。
晋王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宋太祖的决策最终并未得到实施,百余年后,“冗兵”问题依旧困扰着朝廷,民力消耗过大,以至于徽钦两朝出现了“之难”,皇室被迫向南迁移,永远失去了北方的疆土。这一决策背后的纷争与纠结,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
上一篇: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为何会被曹操以不孝的名义所杀?
下一篇:没有了
考古中国
- 赵匡胤执意要迁都,赵光义为什么要反对?
-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为何会被曹操以不孝的
- 罗成在历史上的原型是谁? 罗成是怎么死的?
- 荀彧是个难得的人才,他为何最终要自杀呢-
- 为什么太平天国25万士兵打不赢清朝1万士兵?具
- 苏麻喇姑的墓地到底是什么样的 墓中除了骨灰什
- 清朝灭亡时场景是什么样的 比起明朝灭亡相差多
- 曹操一生中最不该杀三个人和最该杀的人分别是
- 清朝时期的满汉女子如何分辨 看看耳饰就知道了
- 关羽可以秒杀耀武扬威的华雄,那么张飞能不能
- 晋楚争霸的终极对决,鄢陵之战使战争落下帷幕
- 康熙派朱国治到云南的原因是什么 他和姚启圣差
- 公主嫌弃驸马丑陋,竟然与皇叔私通
- 古代行军打仗上万人上厕所怎么办?都是怎么解
- 嘉靖皇帝简介看出他多面性,看出他是最任性的
- 唐朝奸臣许敬宗为什么能善终,唐太宗和许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