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地主叫做员外 这个员外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官职

考古学 2025-03-19 17:3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今天,奇闻网的小编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古代的“员外”这一特殊身份。

“员外”这个词的起源,实际上与古代官职息息相关。它的演变过程,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早在时期,我们看到了员外散骑常侍的设立,这是最早带有“员外”二字的官职。而到了三国归晋之后,又设立了员外散骑侍郎,他们作为皇帝的近侍,身份显贵。随后的朝代中,朝廷还设有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员外官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隋朝时期,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置了一名员外郎,他们是各司的副官,辅助尚书处理政务。员外郎也被称作“副郎”。这一制度在后续朝代中得以沿袭,使得侍郎、员外郎成为了尚书的副手的标准称谓。

虽然“员外”的字面意思看似是编外人员,但实际上,在古代,员外郎是国家的副部级领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清时期,员外郎逐渐成为一种闲职,不再与政务挂钩。相反,它成为皇帝封赏的一种虚职。

这也使得“员外”开始与财富相联系。在那个时候,只要你足够有钱,就可以捐一个恩官员外。许多地主和商人都拥有了“员外”这一官职。

于是,在民间,“员外”逐渐成为了地主和豪商的代名词。老百姓习惯地给身边的地主和富商安上“员外”的头衔,这一称呼也慢慢地流传开来。

通过对“员外”的深入了解,我们不禁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这一古代的官职,如今已成为了一种民间称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