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庙的世界之最(尧庙: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
临汾,古称平阳,是帝尧的故乡,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源头。四千多年前,尧帝在此建都,划定九州,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曙光,平阳因此被誉为华夏第一都。
尧庙,自西晋始建,是后人为了纪念尧帝而修建的庙宇。其内含的仪门、五凤楼、尧井台、广运殿等古建筑群,共同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
走进尧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龙凤之脉,长达三百米的甬道,龙凤图案雕刻其中。龙和凤,作为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沿着这条通道前行,仿佛走进了最吉祥的龙凤世界。
甬道两旁的文物雕塑,出土于陶寺文化遗址,生动展现了尧时期的生活和文化。这些石雕文物,让尧庙更具历史实证和文化内涵。
仪门,礼仪之门,是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必经之路。凡到此者,必须端正仪表,恭敬前行。仪门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尧帝的最高评价。其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代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赞颂尧帝的功德如日月之光,泽被四方。
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是为了纪念尧与他四位开基大臣而筑,象征着君臣团结,天下大治。此楼亦称为“光天阁”,寓意尧帝之功德,光照天下,福泽万民。
尧井台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帝寻蚁造井,人类便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的居住状况,形成了最早的村落、乡镇、城市。这口井被称为天下第一井。
广运殿是帝尧召见群臣的地方,殿前彩楼两旁的“民无能名”四个大字,赞颂了尧帝无量之功德。中华帝尧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直径3.11米,高1.2米,整张牛皮覆盖,2000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帝尧置鼓于尧庙,意在弘扬其精神,传承文明,恢弘正气。
钟楼内的中华帝尧钟重达21吨,象征21世纪;高366公分,象征一年366天;直径240公分,象征24个节令。钟面镶嵌的图案展示了尧文化的底蕴,歌颂了“三圣”的业绩功德。
尧庙门口背面的回头联,上联为“进尧庙躬身寻根天地阔”,下联为“出宫门回首念祖日月长”,意味着在告别尧庙时,应铭记民族先祖对华夏文明的贡献。
摄影与生活的结合,让记录如画世界、描绘社会风貌更加生动。欢迎关注华昌摄影的图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