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现代诗歌(当代爱尔兰诗歌里的中国元素
作者孙红卫(南京大学副教授)在谈论其他文化对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时,特别提到了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对埃兹拉·庞德对中国古诗的译介与借鉴的评述。这种译介与借鉴,像是一种带有新颖性和创造力的语言,能够重新焕发旧诗歌的生命力。希尼用“启动”这个词形象地比喻了陌生文化元素植入一个文化有机体所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英国画家爱德华·拉德尔的静物画中的中国花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代爱尔兰诗人梅芙·麦克古肯在其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汉字“安”来激活诗歌的引擎。她的诗作《天空房间》开篇即引用“安”字,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文化解读。在麦克古肯的笔下,“安”字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安定、安全之意,更蕴含了微观和宏观的多重意义,指向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乃至世界和平的深层愿景。她的诗作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汉字的结构转化为戏剧化的场景,呈现出一种诗画一体的艺术风格。
麦克古肯不仅从汉字中汲取灵感,还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一些评论家看来,她的诗歌语言运用和意象创造与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她的诗集中就有一首诗直接借用了王维的《登辨觉寺》的英译题目。虽然诗的内容看似晦涩难懂,但实际上却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的精髓。麦克古肯巧妙地引入了美国诗人爱德华·赫希的论述,探索艺术想象力的效用,同时借鉴了中国诗歌的意境和哲学思考。她的诗作将唐诗与西方艺术融为一体,思考如何实现更高的知觉状态。
在诗人梅芙·麦克古肯的笔下,报春花作为一种象征,寄寓了对过往的纪念与深深的相思。她的诗歌中频繁出现的雨、云、花草等自然元素,让人不禁想起王维诗中那些充满诗意的意象。同样,爱尔兰诗人希妮德·莫里西在中国的游历经历也为其诗歌注入了新的灵感。她在《中国》一诗中,生动描绘了北京、西安、秦岭、四川等地的风貌,特别是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之处。而莫里西对身体的衰老和生命的脆弱性有着特别的关注,这种关注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在访问中国之后,莫里西深受启发,创作了以《黄帝内经》为题名的诗歌。她深入理解了《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调和观念,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莫里西强调身体的照顾和生命的价值,这一点在她的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她甚至将心脏比作身体的皇帝,其他器官则如同朝臣,共同维系着身体的和谐与平衡。
另一方面,中国的花瓶作为爱尔兰诗人西奥伦·卡森诗歌中的关键物品,既代表了日常生活中审美的存在,又象征着这种状态的脆弱与易碎。在卡森的诗中,这个花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隐喻,集结了美好与美好的脆弱性等矛盾的含义。在贝尔法斯特的动乱时期,这个花瓶似乎也成为了诗人对和平与和谐的渴望的象征。
这些爱尔兰诗人的创作都体现了对生命、自然和身体的深深关怀。他们的诗歌风格丰富多样,既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对新的灵感来源的探索和融合。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他们的诗歌充满了活力和魅力,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这部诗集中的17首诗,皆为读画之作。它们涉及的画作范围广泛,从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经典画作,到诗人私交甚笃的当代画家杰弗里·摩根赠送的《兔子碗》,无一不体现出诗与画的完美结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诗集对中国花瓶与荷兰、法国静物画中的中国瓷器有着精彩的描绘。诗人卡森巧妙地描绘了中国花瓶所体现的富足与奢侈,将其置于飘窗的神龛般空间中,赋予其神秘的灵韵。他对现代城市空间的描述也展现出了独特的洞察。在描写中国花瓶的同一首诗中,卡森将写诗体验为一种空间体验,形象地再现了诗歌的空间感。
卡森的空间观深受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巴曼的影响,同时也与中国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他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思想,将城市中的“负空间”比作轮毂上的空洞,强调物体之间非实体的空间的重要性。这些“负空间”在城市设计中往往被忽视,却是构成城市舒缓、放松的缓冲区,为城市带来活力与灵动。
卡森还深受中国画的影响。他的诗歌中的空白、页边距如同中国画中的留白,体现了“无用之用”的思想和“计白当黑”“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这种辩证关系也暗含在爱尔兰诗人汤姆·保林的诗中,他的诗歌《中国画》表达了中国画与《孙子兵法》在虚实、有无、曲直等方面的关联。孙子的兵法智慧与画中的留白艺术在城市设计中同样适用,体现在如何以空间策略达到军事或艺术上的优势。卡森正是捕捉到了这种空间智慧,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画的解读,更是对空间、对生命流动之处的颂歌。
这部诗集不仅展示了卡森对诗与画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对空间、对城市设计的独到见解。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魅力的艺术世界。他的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为现代城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从微小的汉字,到精致的花瓶和深邃的中国画,再到博大精深的《黄帝内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如同闪耀的吉光片羽,融入了爱尔兰当代诗歌的精髓之中。它们在诗中散落,看似零乱,实则内在脉络清晰,贯穿始终,共同构建了当代爱尔兰诗歌的独特风貌。
这些文化元素在诗歌中的展现,既有直观的现实描绘,又包含着深邃的文学内涵。诗中的中国,既有古典的韵味,又有现实的质感,在古今交织、想象与真实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它们不仅是诗人书写的策略,更是诗人思想共鸣的载体。
源于中国的名物,以及典籍中的意象与比喻,活跃在诗歌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行诗句都充满了活力与生命力。它们如诗人所言,犹如希尼重新启动诗歌引擎的燃料,让诗歌在表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在《光明日报》的专栏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展示,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热议。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人们看到了爱尔兰诗歌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为世界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贡献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年6月29日13版)
奇闻趣事
- 中国之最现代诗歌(当代爱尔兰诗歌里的中国元素
- 体坛明星炫腹乔欣要风度不要温度 穿羽绒服
- 37岁的胡慧中的照片郭德纲窘迫时 第一任妻子
- 平安的个人简历平安科技的方国伟的个人履历
- 冬天喝凉水好吗?冬天喝冷水还是热水?
- 男人爱到极致是很可怕的硕士毕业的酒窝女神
- 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暖心送福
- 中餐厅第四季演员表官宣中餐厅第四季
- 女排张常宁个人生活图片中国女排主力张常宁
- 中国之最的壁画(美超敦煌、壁画稀世,走近北京
- 李健工作室微博李健发微博身材引人注目 他
- 布兰妮和贾斯汀分手贾斯汀和布兰妮为什么离
- 维生素e和开塞露能一起用吗?维生素e和叶酸能同
- 陈法拉微博怀念张国荣9月12日 张国荣65岁冥寿
- 张馨予出演过的古装剧 哪个角色的扮相最漂亮
- 我国发现刚完成快速物质交流的脉动食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