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长城来历 原来这才是长城的真正起点

热点新闻 2024-12-19 13:13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朝代修建了超过5000公里的长城,它们分别是秦朝、汉朝和明朝。这些长城在其所处的年代,被赋予了特殊的称号,我们称之为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

追溯历史,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长城的修建已持续了两千余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边防安全,筑起了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这才有了“万里长城”的称谓。

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大部分长城,是在明代逐渐修建起来的。经过各朝各代的修缮,长城的长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一万余里。据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历代长城的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21196.18公里。

关于长城的起点,众说纷纭。教科书上常常以“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来概述,但这只是以明长城来划分。若从最早开始筑长城的时间计算,长城的起点应该位于河西走廊。例如,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所修的临洮秦长城、汉武帝拓西域时的汉长城玉门关、阳关,以及朱元璋所筑的明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都在甘肃境内。

河西走廊的长城,虽没有京畿长城的宏伟大气,也没有山西古堡的密集苍凉,但它却保留了长城最原始的风貌。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挺立在西北的戈壁之上。犹如一条巨龙,卧在河西边塞上,壮丽巍峨。

这一趟旅程,我们从河西的茫茫戈壁滩开始,探寻汉长城的玉门关、阳关旧迹,观瞻“天下第一雄关”明长城的嘉峪关。对于长城的理解,不应仅仅是一道“大墙”。有人说它是世界新七大奇迹,有人说它是外太空唯一能看到的人造建筑。但长城从来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那么简单,它是一座结构庞大复杂的军事防御体系,包含了烽燧、驿站、城墙、堡垒、关隘和镇城。

各朝各代在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又有所不同。例如在汉代,长城被称为“塞”,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被称为过亭、亭燧、烽燧等。到了唐宋时期,统一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而在明代,烽燧一般被称作墩台。

当我们站在长城之巅,凝视着那些烽燧耸立的金山岭,不禁感慨万千。这座巨大的军事防御体系,是当年为了保家卫国而修建的。在冷兵器年代,这道长墙的存在,是对国人身家性命财产的一种保障。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此次踏上河西走廊之旅,我们意在追寻长城的踪迹,从最基本的墩子出发,探索河西长城的构造。

当我们飞越河西走廊,从高空俯瞰,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断的戈壁滩。长城,这座人类文明的伟大工程,在此地如同隐形一般,难以被肉眼所察觉。尽管地图上标注了其走向,但在实际视野中,即便是较大的城镇也难得一见。

要知道,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38.4万公里,而长城的宽度通常只有10米。想要在月球上看到长城,就如同在地球上从远处观察一根头发丝一样困难。关于人类在太空中能否看到长城的疑问,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中便出现了烽火台。这种传递军情的设施早在长城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在古代,没有现代通讯设备的条件下,烽火台成为了传递讯息的最佳选择。遇到敌情,便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迅速传递讯息。

如今,到河西走廊旅行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公路、铁路和飞机,还有新近开通的高铁。想当年林则徐从西安戍边伊犁走了4个月,现在从西安去乌鲁木齐搭高铁也仅需朝夕之间。在河西四郡中,除了武威外,酒泉、敦煌和张掖都有机场,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亲近长城的便利。

我们的长城之旅的第一站设在嘉峪关,开启长城墩子之旅。在寻找长城起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河西走廊甘肃省区域,有许多带有墩、台字眼的地名。嘉峪关的长城烽火台便是其中之一。人们通常认为长城最西端是甘肃嘉峪关,但实际上长城在过嘉峪关关城后,城墙继续向南13里到讨赖河北岸的“长城第一墩”,这才是明长城最西端。

嘉峪关景区占地广阔,沿着嘉峪关外城西南角延伸出去的关南段长城,走不远就可以看到第一墩台。整条关南段长城长达7.5公里,穿嘉峪山、越戈壁滩,抵讨赖河北岸,全部用夯土筑成。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的长城并非我们惯常认为的砖石结构,而是用黄泥巴筑成的。

《筑造长城的奥秘:从选材到细节》

在长城的筑造过程中,选材是至关重要的。一直遵循着“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采用多种方法,如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即使在沙漠中,也能看到利用红柳枝条、芦苇和砂粒构建的长城结构。

回溯至秦汉时期,长城多以夯土建成,也有采用石头的情况。随着制砖技术的不断进步,明代的长城则倾向于使用巨砖来筑造。

想象一下,“耸立于悬崖边沿的长城第一墩”,沿着黄泥巴筑成的土墙前行,每两公里就会遇到一个墩台。在麦翔云的镜头下,讨赖河北岸山崖上的“万里长城第一墩”显得尤为壮观。这座土墩长、宽各14.5米,残高7米,由黄土夹沙夯筑而成。墩台耸立于56米高的悬崖之上,下临讨赖河的急流险滩,地势十分险要。

讨赖河是嘉峪关的母亲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讨赖掌。在这里,人们在悬崖边修建了玻璃观景台、吊索和铁索桥等游乐设施以吸引游客。但除了这些引人注目的景点,长城的军事价值也不容忽视。实际上,长城并非只有那道墙那么简单。秦长城以河为塞,汉长城称为“塞垣”,直到明代才开始称为“边墙”。而那所谓的“墙”,也只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是阻止、据守和掩蔽等功能于一体的线式防御工程建筑物,穿越沙漠、山岭、草原和绝壁,蜿蜒于河西走廊北部的边防线上。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防守任务、地理环境和敌人情况的不同,各地段的城墙建造情况也各不相同。例如,汉代每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除了接待商旅和储运军队给养外,最大用途在于传递官方消息。这些驿站往往会被游客忽略,但实际上它们在长城军事防卫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4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世界文化遗产中,就包括悬泉置驿站遗址。悬泉置出土的3.5万枚汉简,揭示了长城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长城不仅仅是一道墙那么简单。它是中国古人在边疆防御中的智慧结晶,是历史与文化的交织体现。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也承载着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每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站在长城之巅,不禁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让人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和文化心生敬畏。无论是墩台还是驿站,从视觉上看,它们似乎都是孤立而零散的,单独拍摄的照片也难以展现其壮观之处。若要谈及长城防御体系中最具震撼力的视觉展现,那必然是非连绵不断的城墙莫属。

出了嘉峪关,进入河西走廊,所见到的长城墙体大部分都是西汉时期(公元前108-100年间)修筑的。这些城墙的大致走向是从东部的玉门蘑菇滩开始,一路蜿蜒向西,与瓜州汉长城相连。它们沿着疏勒河南岸,经过东泉、条湖子东墩、大方盘城、玉门关,向西直入盐泽(罗布泊),全长超过160公里。

在这漫长的防线中,主线上有烽燧85座,甘肃敦煌汉长城残墙便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座千年城墙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它的修筑经验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的时代。汉代屯军在沙漠中修建长城时,因地制宜地采用挖掘基槽、铺设芦苇或红柳枝、沙石等层层建筑的方法。由于河西走廊的气候干旱,这些由沙石与芦苇黏合的长城至今仍然屹立在沙漠之中。

参观完敦煌的悬泉置遗址后,便可以直奔玉门关遗址附近的当谷燧欣赏汉长城。靠近玉门关遗址时,开始零星出现沉积岩状的长城。尽管这些千年的汉长城城墙已经被侵蚀,只剩下芦苇条,但仍然可以看到昔日作为军事防御基地的情景。整个汉长城遗址长约300米,高约3米,尽管高墙已在自然风蚀的作用下难以辨认原本的模样,但仍然能感受到其昔日的雄伟与威严。

除了城墙本身,沿长城而设的边堡防御体系也是重要的军事设施。这些堡垒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防御工事,更是为了消除外敌威胁而建立的进攻堡垒。在甘肃省地名中,有很多带“堡”字的地点,这些地方原来都有城堡存在,并驻扎过军队。这些“堡”分布在长城沿线,隶属于严密的长城防御体系。从汉武帝开始,历朝都在河西走廊屯军设堡。到了明代,墩堡制度得到了发扬光大。

甘肃武威凉州区长城乡的牧民在放牧时,可以远眺到河西走廊天险之一的硖口堡。作为中国西北农村广泛存在的聚居形式,“堡”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防卫观念。无论是国家兴建的防御外来敌寇的城池,还是民间土围防御匪徒劫掠的村落,其基础功能都是作为防御堡垒存在的。位于山丹县的硖口堡是沿长城古道和古丝绸之路通商的必经之路,也是历代驻兵和屯积粮草、军马的军事基地。至今,仍有不少当年屯军的后代生活在这里。

在河西走廊的深处,硖口堡以其天险之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它位于走廊蜂腰地带的西口,是初唐诗人陈子昂口中的“硖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的壮丽之地。历史上的硖口一带,是龙首山北部蒙古游牧部落迁徙往祁连大草滩的天然通道。

我们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从硖口军堡出发,一路探访镇夷所——这座汇聚百姓的村落。沿着历史的足迹,我们前往下一站目的地——高台天城堡。这座明代军堡建制中的所城,规模介于卫城与堡城之间,守护着千户级别的兵力。如今,这里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天城堡位于高台县西北120里的罗城村,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永乐年间,那时它叫镇夷所,是黑河北岸筑起的哨马营。明朝天顺年间,因洪水冲击,城被冲毁,人们在旧址东北重建了新的城池,即今日的天城堡。虽然天城最早是在汉代修筑长城时设立的,但许多相关遗物已在过去的“破四旧”时期消失殆尽。

天城村的居民们相传是洪武至永乐年间从山西大槐树迁来的移民。他们作为迁民被朝廷发配至此地繁衍至今。如今的村子中有418户三千余人,且有一个独特的特征——百家姓。据村长统计,村子里正好有100个姓氏,不多也不少。

甘肃省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城遗址六百余处,其中大部分是汉、唐、明三朝在长城沿线设立的卫所和镇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数量之多、分布密度之大,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古代城址集中分布区域。虽然这些古城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它们如同一座座历史丰碑,仍屹立在丝路古道上,诉说着河西走廊悠远的过去,昭示着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历史。其中一处遗址——酒泉金塔县西大湾城遗址,城墙东南角被河水冲刷缺失,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

这些古城遗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对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河西走廊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在河西走廊地区,古城建制之丰富,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的主要城堡类别。从都城、郡城,到县城、乡城、里城,再到侯官城、军城、守捉城、卫城等,城的形制千变万化,可以说这里堪称是中国古城的博物馆。但在大众的心中,最能代表河西走廊的,则是霍去病出陇西击匈奴后所列的酒泉、武威、张掖和敦煌四郡。

在这其中,位于高台县的骆驼城尤为突出。这座庞大的古城遗迹在大漠中沉睡了一千多年,连附近的百姓都不知道这座城的名称。因城内生满骆驼刺,被老百姓称之为骆驼城。历史学家们对骆驼城的来历争论不休,这座位于十字路交汇点的废城,不仅是河西走廊东西通道上的据点,更是古代阻挡少数民族进入走廊的重要防线。

骆驼城遗址的过往历史丰富而曲折。曾有研究人员确认,骆驼城遗址所在的高台县一带,在汉武帝时曾置表是县,为“河西四郡”之一酒泉郡所属。到了魏晋十六国前凉时期,表是县升格为建康郡,隶属凉州。此后直到唐初,其城在史书中均有记载。在唐代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当河西走廊落入吐蕃后,骆驼城就从史书中消失了。

再谈到长城的关隘,这些都是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的重要驻守地点。大多数关隘都建在狭窄的通道上,如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交汇处。汉长城的阳关和玉门关最为出名,而明长城沿线的关城则有近千处之多,如山海关、居庸关、雁门关和“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等。

在古丝绸之路上,玉门关和阳关有着极高的知名度。这两关是汉武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中的两关。它们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边塞诗中都被描绘成诗意的景色。直到宋代,还有女诗人张玉娘用诗描绘玉门关的壮丽景象。

“何处度玉关?”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对一个地理名称的询问,更是对这片土地上丰富历史文化的探索与追寻。河西走廊的古城建制、骆驼城遗址、以及玉门关等历史遗迹,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玉门关,最早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因西域的玉石输入此道而得名。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关城北面挖掘到了标注“玉门都尉府”的汉简,从而确定了小方盘城为玉门关的所在地。这座关隘在历史的变迁中,其位置也几经变迁,从东汉中叶到隋唐时期,玉门关建制东移至瓜州境内,再到五代宋初时,又移至石关峡一带。但自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中消失了。

当我们驱车从敦煌市出发,约90公里的路程便可抵达玉门关遗址。作为丝绸之路上最知名的关隘,如今只剩下了一座夯土城廓,静静地矗立在大漠戈壁之上。这座关城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尽管四周城垣依然保存完好,但站在关城遗址旁边的观景台上,你会发现这里几乎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关隘的选址似乎并不理想。古人设置玉门关的最大原因是因为水源。他们择水而行,穿越大漠,这片沼泽西去便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中道。

继续前行,你会发现另一处重要的遗址——河仓城。它位于玉门关故址小方盘城向东十几公里处,是汉至魏晋时期西部边防线上的一个军需仓库,负责供应玉门关和阳关一带官兵的粮食、衣物、草料等后勤补给。这座更大的汉代长城遗址——大方盘城,在夕阳下显得尤为壮观。虽然如今的河仓城往日规模不再,但从残垣断壁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昔日建筑的雄伟壮丽。

当我们走河西、出大漠、看长城,不仅是为了欣赏雄奇的自然风光,更是为了追寻那远去的“诗情画意”。如今的玉门关遗址,我们仍可以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但要品味出诗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孤寂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惆怅,就需要观者自己用心感受了。的确,西出阳关后,故人难觅,只余孤独与寂寥。在古代,从敦煌出发向西,穿越丝绸之路,必须经历两个重要的关口。一条北道通往玉门关,而另一条南道则通往阳关。河仓城位于这两大关口之间,起到重要的支持和调节作用。这三个地方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战略格局。

阳关与玉门关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直线距离仅约11公里。这段距离并没有公路相连,只能依靠徒步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曾建有长城,用以连接玉门关和阳关。但经过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这些夯土城墙已经风化,只剩下零星的痕迹可寻。

当我们踏上前往阳关的道路,沿途的戈壁滩一望无际,流沙漫天。我们特地避开了西北的扬尘季节,却不料还是遇到了小型沙尘暴。尽管我们穿越了风带,但路面仍然积起了一层薄薄的流沙。

“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这句俗语形象地描绘了这条阳关大道的艰难。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阳关的制高点——墩墩山。从山上俯瞰,阳关的烽燧遗址尽收眼底,一大片戈壁沙漠、流沙茫茫,形成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

所谓的阳关遗址,指的是墩墩山上的烽燧。昔日的关城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烽燧孤独地耸立在那里。站在烽燧上远眺,只见连绵的沙丘之间,隐约可见古代的夯土墙基。据说,在这片区域还发现了许多古遗物,如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等,被称为“古董滩”。

对于阳关的准确位置,历史上有着诸多争议。在汉、魏、晋、唐等诸代的历史文献中,都有对阳关的提及。汉时,于阳关附近设龙勒县,传说这里是汉武帝抓到天马的地方。唐时,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唐太宗曾在阳关迎接。自唐以后,阳关的位置竟在史书上消失了。

究竟阳关在哪里呢?翻开中国史籍,你会发现它隐藏在历史的深处,等待着你去探寻。嘉峪关:长城的另一种面孔

当人们提及明长城的起点,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山海关。有一个说法同样流传广泛:“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嘉峪关,这座位于遥远西部的关城,是明长城的起点,也是我们对古代边关要塞的一种深深怀念。

历史回溯到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开国名将冯胜平在河西走廊凯旋而归,无力驱逐元蒙势力,于是选择在此地修建关城以作防守。从此,嘉峪关作为河西走廊的一道重要屏障,见证了几多风雨变迁。之后的朝代更迭中,为应对边境的侵扰,明廷不断加强对嘉峪关的修缮和扩建,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由五部分组成的坚固关城。

尽管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但它的历史并非充满了战火与硝烟。与山海关的激烈战斗相比,嘉峪关更像是一位沉默的守护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却未曾经历过大的战事洗礼。这也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退缩与保守的象征。但正是这种沉默的坚守,更加凸显了嘉峪关的重要性。

许多游客登上嘉峪关城楼,都会对其选址产生好奇。这座关城建立在看似平坦的地势上,却担负着河西第一隘口的重要使命。其实,这与古代建城的智慧息息相关,最重要的便是水源。嘉峪关附近的水井与泉水,保障了守城官兵及来往商队的人畜用水,这也是其成为重要关隘的原因之一。

如今,嘉峪关关城已成为一处热门的观光胜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站在城楼上,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代将士的英勇气息,仿佛可以听到他们征战的呐喊声。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长城是我们的国宝,是每个中国人的自豪。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风沙掩埋和人为破坏,长城的很多部分已经面目全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责无旁贷地保护长城,让这份历史的见证能够继续屹立于中华大地。

在河西走廊这片土地上,长城不仅仅是一段段的历史遗迹,更是我们与古代沟通的桥梁。当我们踏上这些已被风蚀的长城遗址时,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当我们欣赏嘉峪关的美丽的也要铭记其背后的历史意义,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