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中日首代护卫舰对比:中国“江湖”攻击力更强

热点新闻 2017-04-27 10:52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多图]中日首代护卫舰对比中国“江湖”攻击力更强

国产第一代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510舰绍兴号

[多图]中日首代护卫舰对比中国“江湖”攻击力更强

中国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使用的100毫米单管舰炮

[多图]中日首代护卫舰对比中国“江湖”攻击力更强

中国第一代江湖I级护卫舰511舰南通号

  2007年11月,我国南海舰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访问日本。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海军“宁海”号访问横滨以来,中国海军舰艇又一次出访日本。按照先前的约定,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导弹驱逐舰也于2008年6月回访我国。一时,中日双方的海军交流又一次成为热点。笔者觉得利用这次机会对两国导弹护卫舰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做适当的比较,倒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话题。为此,笔者特撰写此文,以馈读者。

  70年代反舰与反潜

  上世纪70年代,世界海军技术正处在一个大的发展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随着导弹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军用舰艇导弹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而且,经过50、60年代导弹舰艇初创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导弹舰艇已经走向成熟。当时东亚地区的两大强国——中国和日本自然也能够体会到这股时代的潮流,都自行设计成功了第一代导弹护卫舰。,由于两国面对国际环境的不同,以及海军作战任务的差别,中国和日本的导弹护卫舰设计从一开始就是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起步发展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海军的建设思路一直是以岸防和近海作战为主在当时中国海军的序列里,反舰作战任务主要由鱼雷艇、导弹艇等小型作战舰艇以及潜艇、海军航空兵来完成的,以“空、潜、快”攻击进入我领海的敌作战舰艇一直是基本的战术原则。,小型舰艇抗风浪能力和续航力都比较差.在恶劣天气下以及执行较远距离的作战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方出动的舰艇以猎潜艇、小型扫雷舰为主,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赢的实在是悬。所以,单纯发展小型舰艇显然不能满足海上作战的需要。

  在国产第一代导弹护卫舰正式服役之前,中国唯一能发射反舰导弹的护卫舰只有“成都”级。该级舰的原型是前苏联“里加”级火炮鱼雷护卫舰,中国干上世纪50年代引进仿制,并且于1971—1975年间加装反舰导弹.成为导弹护卫舰。“成都”级舰体较小,装备的反舰导弹只有两枚,作战效能低下,而反舰能力更强的作战平台就只有当时数量还非常有限的“旅大”级和改装后的“鞍山”级导弹驱逐舰。为了替换仍在勉强服役且已经陈旧不堪的旧日本海军赔偿舰和其他杂式火炮护卫舰,填补“成长期以来,小型鱼雷艇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主力都”级和“旅大”级、“鞍山”级之间的空白,增加在中、近海的反舰火力密度,中国研制了自行设计的第一款导弹护卫舰,这就是“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

  而在期的日本,导弹护卫舰的研制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与中国面临的情况不同,日本由于战败,丧失了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地位,沦落为美国的附庸力量。13本海上自卫队(以下简称“日本海自”)的实力也难以担负起独立的攻防作战任务,仅用来配合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军事行动。按照冷战时期美国“分配”给日本海自的作战任务,其需要在战时确保西北太平洋交通线的安全,利用反潜舰艇等装备把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封锁在日本海内。阻止其进入西太平洋;,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舰艇需要在战时清除敌人(主要是前苏联)布设的水雷,保证航道安全畅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海自的装备性能也就自然地向反潜、扫雷的方向倾斜,对反舰和防空等任务则很少考虑,因为这些方面由美国海空军负责。,日本海自装备的第一种导弹护卫舰——“筑后”级也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反潜护卫舰。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两型导弹护卫舰的基本性能。,从基本结构和尺寸上来看中国“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采用了高干舷平甲板船型,艏柱前倾,舰艏有较大舷弧和短舷墙,以改善舰在大风浪航行时的甲板上浪。主船体结构为纵骨架式,采用高强度台金钢,内部部分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全舰共分12个水密隔舱,可在任意两个相邻舱室进水情况下保持不沉。舭部设减摇鳍装置。全舰总长103 2米,宽108米,型深6 3米,吃水3.19米,标准排水量1600吨,满载排水量2000吨。日本“筑后”级同样采用高平甲板船型,全长93米,宽1O.8米,吃水3 5米,标准排水量1480吨,满载排水量1700吨。从以上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江湖”I级和“筑后”级排水量相当,都属于1500吨级别的中型护卫舰。在舰体设计上,“江湖”I级的长宽比较大,“筑后”级则较小。较大的长宽比能够获得较高的航速,舰艇的适航能力和抗风浪能力会受到负面影响。“江湖”I级之所以采用较大的长宽比,是因为当时中国海军舰艇设计人员偏重干追求舰艇的高航速,将护卫舰当成海上反舰武器平台使用,只要其能寻找到战机把反舰导弹发射出去就达到了作战目的,并不要求在海上长时间逗留,而且较高的航速对捕捉战机以及躲避敌方攻击有一定的优势。“筑后”级则不同,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反潜,需要较长的海上逗留时间和比较稳定安静的平台,对速度要求比较低。舰艇在高速航行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对反潜作战相当不利。不同的作战目的和不同的设计思想,造成了两型护卫舰基本结构和尺寸上的不同。

  在动力和航速方面,“江湖”级采用2台12PA68Tc柴油机,每台功率5884千瓦,双机双桨双舵,舰艇最大航速26节。“筑后”级同样采用全柴动力,使用4台2942千瓦柴油机,其中每2台柴油机并联驱动一套主轴和螺旋桨,全舰一共两具螺旋桨驱动,最高航速25节。双方采用不同的动力配置方案也是有原因的。对于中国来讲,当时缺乏大功率汽轮机、特别是适合舰艇使用的燃气轮机制造技术,很多中型作战舰艇虽然一直追求高航速,由于技术限制而无法使用燃气轮机,只能使用大型柴油机作为主动力。这使得当时中国海军虽然非常强调舰艇的高航速,自行研制的护卫舰航速始终停留在20-25节左右。从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样的航速未必不够用,但对于当时把大中型舰艇当“超级导弹艇”来用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一航速显然还是太低。“筑后”级采用4台柴油机2—2并联方式,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反潜作战的需要。在反潜巡逻搜索的时候,可以只开动两台柴油机,各带动一个螺旋桨,使军舰维持在经济航速,这样可以降低噪音辐射、增加续航时间.需要高速机动的时候则4台柴油机全部工作。显然在动力系统的安排上,“筑后”级显得更加从容、更能适台其作战任务的需要。

  舰载武器是两级护卫舰差别最大的地方。“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完全是被当作一次性海上反舰导弹发射平台使用的,并且其作战效力和火力密度要大干“成都”级护卫舰;而对于反潜和防空等任务,由于设计思想和技术上的限制,都没有作什么特别的考虑 ,“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的火力配置严重地向反舰方向倾斜。该舰装有2座双联回转式大型反舰导弹发射架,一共装备4枚“上游”一1大型反舰导弹。这种技术上来源于前苏联“冥河”反舰导弹的武器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使用舰上的352“方结”导弹制导雷达提供射击参数,利用时间继电器自主控制装置和自带的雷达进行制导控制,有效射程90公里,战斗部重量513公斤,单发威力足以毁伤敌方大型舰艇。,这种老式的反舰导弹发射准备时间长、飞行高度高、速度慢,容易被干扰和拦截,并不是一种效能很高的反舰武器。除了反舰导弹,“江湖” 型导弹护卫舰还在舰首和舰尾各安装一门100毫米单管舰炮,其属于前苏联B-34型100毫米舰炮的仿制型,弹道性能好,射程和威力都比较可观,自动化程度很低,战斗中水兵们必须在甲板上手动操作,实战效能并不是很强。不过在对岸上目标轰击等方面,该炮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该炮由一座装设在指挥台后上方的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