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我是记者!

热点新闻 2022-06-15 20:04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叶奂
  受访者供图

张远晴
  受访者供图

乔申颖
  高兴贵摄

余瑾毅
  受访者供图

范显海
  受访者供图

张赫(前)
  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平凡人,更是战‘疫’英雄”

■ 张远晴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赴武汉前线的一名全媒体记者,我既要给报纸写文字稿,又要给海外网和新媒体“侠客岛”、“学习小组”拍视频。

我把文字和镜头对准了在武汉的普通人,他们中有医护人员、社区书记、志愿者、饭店老板、售货员、社区民警、下沉干部等,我跟着他们一起见证方舱医院的“休舱”、走街串巷巡逻、上楼登门送菜送药……这些近距离的观察和交谈,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武汉人民在灾难面前迸发的力量。

有一次,我去24小时封闭的社区采访。在一堆社区团购的米面油等物品中,有几份纸叠的生日帽。社区书记告诉我,现在采购不到生日蛋糕,居民有需求,社区就送了简易的蛋糕和生日帽。封城中一个小小的生日需求,背后却是武汉人民对生活的信心。

我去艳阳天酒店采访,因为疫情,酒店后厨被征用,为方舱医院和周围隔离点提供饮食。50多名员工每天要生产5500份盒饭。酒店的保安大叔兼职干起了打包工,负责给每份盒饭配酸奶和水果的营养包。他每天就坐在那边不停地打包,从上午5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当我问他一天要打多少包时,他平淡地答道2000多个吧。这样的重复劳动,他坚持了一个多月。

我问过很多采访对象一个问题你怕不怕?“90后”的下沉干部告诉我,一开始害怕,但很快就没时间害怕了,因为太忙了;社区书记告诉我一开始也害怕,但如果我们这些共产党员退缩了,我的同事和数万社区居民怎么办?社区民警告诉我说不怕是不可能的,但1998年洪水、2008年雪灾都挺过来了,现在也能撑过去;医护人员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职业,病人在那边痛苦,哪里顾得上害怕……

我的采访对象都是普通人,他们不说豪言壮语,但每一句都是最真实的个体情感流露;他们干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无不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在极限中坚持。他们是平凡人,更是战“疫”英雄!

“只能以特别的心意表达生日祝福”

■ 叶 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我从2月3日来到武汉采访,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很多朋友问我,难道你不担心被感染吗?而我觉得,到疫情一线参与报道的愿望远远超过了对病毒的恐惧。

到达武汉的那天下午,路上只有我们一辆媒体车,空荡荡的千万人口大城市,寂静得让人心疼。在武汉这一个多月,我采访过为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宿的青年志愿者、守护疫情防控第一道关的社区医院院长、援鄂“天团”医疗队、因新冠肺炎感染而殉职的医生事迹,还有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危重症医学专家。在这场战“疫”中,我看到了各行各业的努力奋斗,感受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更多的是暖心令人动容的瞬间。

2月13日,我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病房跟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偶然发现医生的办公桌上,一张A4纸上用黑色签字笔画了一个生日蛋糕。护士长告诉我,当天是一位护士的生日,没有条件去给她准备生日蛋糕,小伙伴就手绘了一个“纸”蛋糕送给她。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只能以这样一种特别的心意来表达生日祝福,让人既温暖又心酸。无论疫情多么残酷,都阻隔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越是困难时期,友爱的瞬间也越让人感怀和铭记。2月15日,武汉大雪纷飞,路上没有行人,车辆也寥寥无几。

在武汉长江大桥上,一位值班民警看到我们的媒体车,庄重地向我们敬礼致意,那一秒我差点儿哭出来。那一刻,我特别想呐喊武汉,别怕!有我们与你一起风雨同行,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战胜疫情!

这么多天,我们已经经历了武汉的风霜雪雨,春天的脚步正在临近。新冠肺炎的确诊数字每天都在下降,胜利就在眼前。

“因为珍重生命,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治生命”

■ 范显海 解放军报记者

不入战地,不知生命的渺小;不入战地,亦不知生命的伟大。

武汉告急,战“疫”打响,军人就该上战场。大年三十晚上,我接到了支援湖北的命令,第二天到达武汉。这里没有硝烟弥漫,没有枪林弹雨,却残酷壮烈。

来武汉后,“怕不怕?”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也被很多人问过。“怕”多数人都会这么说。“为什么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因为军人职责”“因为医生本分”“因为对生命的珍重”……因为珍重生命,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救治生命。

我不是医护人员,不能救治生命;但我是摄影记者,我可以见证,见证用生命捍卫生命的伟大。到战场就要上一线,只有和战士并肩才能见证真实的战斗。我进了7次病房,3次进的是重症监护室。在那里,我看到了医护人员在战“疫”一线冲锋陷阵,记录下了该让所有人都记住的奋不顾身。

像医护人员一样穿上防护服,我体验到了刚穿上时热得出汗、内层衣服湿透了又会冷;明白了戴两层口罩呼吸困难、勒紧了会把鼻梁压得很疼;感受到了护目镜像“紧箍咒”勒得头痛恶心、起雾了看东西很费劲;知道了带3层手套干什么都不方便、手还会麻。医护人员每天都要进病房,带着这些感受与病毒“零距离”交锋,而他们真正承受的还有更多因为怕家人担心,很多人一直瞒着父母;因为不能上厕所,不敢多喝水,或穿上成人纸尿裤;因为太累,坐着、靠着都能睡着,还有晕倒的。他们在和时间赛跑,在和死神搏斗,换来的是治愈患者的点赞、鞠躬、军礼和热泪。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2020年的春天,中国武汉,无数生命为其他生命“逆行”。在这里,我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答案是“生命的分量”。

“我一直在看他发给我的信息。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 余瑾毅 湖北日报记者

2月18日一早,一则消息在网络传播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部门主任提醒我关注此事。11时许,我相继和武昌医院、武汉市卫健委和武汉市防疫指挥部联系采访,但都被婉拒。武昌医院则表示“大家心情都很差,没人能接受采访”。

我因自己打扰了正在悲痛中的人而愧疚,又因采访受阻而沮丧。几分钟后,我不甘心地又打电话给武昌医院,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打扰你们我也不想,可刘院长为抗击疫情付出了那么多,还有很多一直牵挂他的人,应该被他们知道。”大概我的坦诚打动了对方,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后,把副院长黄国付的电话给我了。

黄国付只告诉我,他正赶往刘智明住院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我火速出发,一路上,导航不断提醒着“您已超速”,可我慢不下来,早一分到达现场,信息量就多一分。

,现场气氛凝重,几乎没人说话。我只能靠眼睛“采访”了。我观察了约半个小时住院大楼下站着10多个穿着蓝色隔离服、头戴手术帽的人,我推测他们是武昌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身边,有几人穿着黑色的便装、头戴手术帽,我推测是家属。从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程度和他们的肢体语言,我基本确定了那几位黑衣人是刘智明的妻子、妹妹和妹夫。

我谨慎地试探不会拒绝我的医护人员,在和几个人交谈后,我才粗线条地勾画出刘智明刀开得好,为人正直,博士院长……直到送别时间即将到来,我才犹豫着走向刘智明的妻子。当我说完“您节哀,刘院长是位英雄”时,她没有拒绝我,而是滑动着手机告诉我“我一直在看他发给我的信息。我再也见不到他了。”

当送别的人群散去,武昌医院一位医护人员没离开,她抬头看着蓝天,红着眼睛跟我说“这样的天气,是他最喜欢的。”那次采访,我希望是疫情中一次送别英雄。

“能不能呼吁大家关注卡车司机”

■ 乔申颖 经济日报记者

认识卡车司机姚玉根,本身就是个意外。当时约了湖南湘雅医院援鄂医疗队采访,采访中正赶上捐赠物资送到,开车的就是姚玉根。他是河南安阳人,平常从长沙给武汉的药房送药,疫情开始后转为送医护相关物资。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往返武汉七八趟了。

卸货前后,他很快就热热闹闹地和大家打成一片,还得意地展示自己抖音号上的小视频。当天特别融洽的气氛也打动了我,写了到武汉最活泼的一篇现场特写《“走到哪里,都是满满的爱!”》。

有了这次接触,他再来武汉总会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在微信上聊几句。有一天,他说“我昨天收到感谢信了!”还以为他会讲讲缘由,令我意外的是,他讲了一大段“收获”。“湖南的企业总是说再装点、再快点,湖北的老百姓总是说要小心、注意安全,你仔细品一下。”他还再三说,自己算二线,顶多是个“民兵”,“有个小女孩一人筹集了二十多万物资,这才是真得强!”我被他话里质朴的感情和豁达的心境打动,发布了微博“长沙司机十进武汉送物资”,后方编辑还主持开设了同名话题,阅读超过17万人次。

姚玉根火了!他说被多家媒体追到家里采访。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他上了《河南日报》要闻版,买车的企业也提出可以延期还贷。当我说想要再写一篇他的文章时,他的反应又一次让我意外。他说“能不能呼吁一下大家关注卡车司机?我是老兵了,但不能让后面来的新兵冒险。”

姚玉根总是在感谢我,感谢我使他得到更多善意和肯定,也感谢我报道了“很少被关注的卡友(卡车司机)”。我心想,其实我更感谢他。

如果没有这次经历,我大概也没有机会以如此生动、难忘的方式理解中国新闻教科书上“为普通人发声”的深刻含义。

“每一分钟我都舍不得缺席”

■ 张 赫 健康时报记者

2月14日,我来到武汉抗疫一线,希望能记录并传播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的一个特殊时期。心中最大的感触除了遗憾没能早点来武汉外,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我做得太少太少。

在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我见到了殉职的“90后”医生夏思思的妈妈。老人看到女儿生前办公桌上摆满的鲜花泣不成声的时候,我也跟着哭了起来。我想过在面对如此悲情的时候是否还要举起拍摄器材,但我想还是要缅怀,要致敬,也要传播,不能消费英烈家属的眼泪,但更要有分寸地传播,这是党报的责任与使命,也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我去过武昌方舱医院做直播。从前热闹的体育馆,此刻都是整齐的病床,患者穿着睡衣聊天,在患者间匆忙穿梭的医生汗流浃背。一位39岁的党员区长说,她出院第一件事就是去献血。一位50岁正在看书的叔叔,当我问这次疫情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感受到我们的祖国太强大了。从雷神山83岁的出院患者奶奶对不用花一分钱治疗费用的惊讶中,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国家给国民的底气目前重症的患者每天的费用都在2万元以上,如果上了ECMO,费用更是天价。这一切,都是国家在埋单。

在武汉我们也记录了无数的感动一线医护人员不畏艰险坚守在最前线;医疗垃圾处理转运的工人说不管多难多险,都必须有人干;援鄂医疗队伍走出“红区”浑身湿透;患者举着拳头对镜头说感谢祖国……

妈妈说,我到武汉后,全家都度日如年,但又为我感到骄傲。虽然很累,但在这记录历史和时代的时刻,每一分钟我都舍不得缺席。作为记者,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笔、相机,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武汉,到处都是坚毅和勇敢。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