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新歌《阿妹的瑶牯圩》展现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热点新闻 2021-08-23 10:24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恭城是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今年9月25日是她三十周岁生日。说到恭城,这是一个歌飞天下的地方,瑶族人民用歌声融入到生产、生活和情感当中,用它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恭城西岭新合村是一个典型的瑶族村落,瑶族各种风俗保存完好,其中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就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六月二十三日、十二月二十八日三次到邻村八岩(八角岩)赶圩,史称“瑶牯圩”,当地人也叫“会期”。“瑶牯圩”定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历经岁月沧桑,则形成独特的瑶圩之一。

  “瑶牯圩”主要内容是货物贸易,以物换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瑶族文化产品的不断融入,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现象,并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瑶牯圩”对瑶族同胞而言有着节庆般的喜庆。每逢会期,清晨天还没亮,瑶胞按各自路程远近,先后打着火把上路,田间灯火如龙,“呜——喂”的呼声(邀约同伴)此起彼伏,响彻山谷田间。赶圩时,新合村瑶人到达 马顺塘(地名),阳朔龙尾村瑶人到达胡子大哥(地名)都要休息更衣,换上新衣服入圩。妇女们特别是年轻的女性对自己刺绣服饰惜之如命,上街出门,生怕染污沾尘,总是先着简装,背着新衣在即将入圩时才放下包袱,改换新装,待打扮妥当,才兴高采烈地入市赶圩。

  赶圩时,各地青年男女喜欢相邀结伴,集结现今八岩小学古樟树下,围坐歌堂,交谊竞歌,倾诉心声,传递爱慕之心,有相仪者、可定终身。

  赶圩对于大多数瑶人来说是为了货物交易,购买生产、生活用品,以保证瑶族同胞的生产、生活所需,在当时交通十分不便利的情况下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但青年男女的心思则不一样,他们赶圩一是看热闹,二是会歌(坐歌堂),看能否找到一个如意的心上人,以期美好未来。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便利,加上瑶胞们自制的农业生产产品无法与日益先进的产品相媲美,相对于瑶牯圩而言,货物贸易已不重要,瑶牯圩交易内容也不断变化,文化传承与交流则顺势而为,逐渐替代传统的商品贸易。引导和充实瑶牯圩文化内涵,是写作和传唱《阿妹的瑶牯圩》的目的。《阿妹的瑶牯圩》表达了瑶族同胞的淳朴善良,向往美好生活的,也使“八岩瑶牯圩”这一桂林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