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跟着共产党,一天比一天好”

热点新闻 2021-08-22 09:12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跟着共产党,一天比一天好”

  ——走进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解放军报记者 张磊峰 周远 通讯员 孙明江

  巍巍大别山,悠悠淮河水。

  早春时节,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大别山北麓的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探访昔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苍松翠柏间,青砖黑瓦、绿苔斑驳的何氏祠古朴而厚重。屋檐下,“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匾额熠熠生辉。

  何氏祠东侧,有一棵历经岁月风霜的古银杏树,粗壮的树干需要3个成年人伸开双臂才能合抱。当地村民亲切地将这棵古银杏树称作“红军树”。

  古树无言,见证历史。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县花山寨紧急开会决定红二十五军主力战略转移,建立新的根据地。5天后,部队在这棵古老的银杏树下集结出发。

  就是这样一支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势单力薄、孤军奋战的部队,历时10个月,转战近万里,不仅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还成功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李艳琴说,到达陕北时,红二十五军从出发时不足3000人扩充至3400余人,还在鄂豫陕根据地留下2000多人的革命火种。

  置身何家冲,目光穿过层峦叠嶂的大别山,我们的思绪也在历史和现实中激荡。

  是什么力量,让这支队伍在极其困难条件下前行万里不迷航?

  “共产党员跟我来!”血战独树镇,红二十五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冲锋在前,率领部队同国民党军队殊死血战。此役,红二十五军数百名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35年冬,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部队缺衣少粮。毛泽东亲自给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写了张借条,希望他能借2500块大洋,解决中央红军穿衣吃饭问题。

  此时的红二十五军,只剩下7000块大洋。徐海东只给自己部队留下2000块大洋,其余全给中央红军送去。

  “信仰的引领,让一切艰险皆成淬炼,一切磨难皆成锻造。”何家冲学院执行副院长李永强说,正是有了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的坚定追随,红二十五军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

  是什么力量,让这支看似弱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青树叶,秋来黄,叶落林疏无处藏;咱住百姓茅草房,亲热共一堂……”纪念馆播放的这曲《红军谣》中,蕴含着答案。

  “那时敌军占据的是大片土地,而红军占据的是民心。”信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处主任洪坤星动情地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山有10万人参加革命,3.6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每到一地,红军打土豪、分田地,与劳苦大众心心相印。

  在何家冲,流传着“何大妈舍己救红军”的故事。红二十五军出发后,有一次敌人进村,抓了一位在村里养病的红军伤员。为救这名伤员,何大妈对敌人谎称这是自己儿子。敌人不信,她就用自己的眼睛作“担保”。残忍的敌人用枪托捣瞎了何大妈的右眼,又在她的腿上捅了一刀。何大妈倒在血泊中,仍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敌人最终相信了,这位红军伤员躲过一劫。

  “革命年代,群众中有很多‘何大妈’。”洪坤星说,保护红军的铜墙铁壁是生死与共的民心民意。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

  百年回眸,更能读懂历史;高峰遥看,才能辨清前路。

  以前,何家冲村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发展相对滞后。如今,这里户户住新房、组组通公路,红色旅游项目红红火火,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跟着共产党,一天比一天好……”古银杏树不远处,有一座名为“初心堂”的参观见学场所,93岁的老支书王传伟经常在这里向游客讲述红色故事。

  “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这是当年红军将士的初心,这也是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初心。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1年3月24日第1、3版)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