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阵地,"升太阳"成为"东风第一旅"特有仪

热点新闻 2018-04-26 15:10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上图长剑傲苍穹 冯根锁摄)

茫茫戈壁,高山密林,“龙宫”深处……4月中旬,记者踏访火箭军座座导弹营盘,总能清晰地触摸到一种战略导弹部队特有的战地文化印记。

战地文化,作为强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战化军事训练中为鼓舞兵心士气、提升训练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战略导弹部队50余载的砺剑征程中,不断加强战地文化建设、打造战地文化平台、完善战地文化保障、强化战地文化精神支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地文化体系,其中蕴涵着“长剑不语人不寐”的执着定力,彰显出“一声点火天地惊”的豪迈底气,助推倚天长剑的一次次浴火飞天。

大山深处的阳光

“‘升太阳’仪式现在开始!”岩层深处,随着火箭军“东风第一旅”发射二营教导员何海卫一声口令,营长钟昆龙把一幅鲜艳的“太阳画”挂在了洞壁上。

大山深处的导弹阵地,阳光是难得的奢侈品。曾几何时,为慰藉新战士对阳光的渴望,一名班长画了一幅“太阳”。久而久之,“升太阳”成了“地下龙宫”里特有的仪式。

其实,“升太阳”并不是这个导弹旅的“专利”。“阵地山连山、头顶一线天”,官兵经常几十天见不到太阳,画一个红彤彤的太阳,每天清晨准时“升”起在战位上,这一特有的仪式成为火箭军不少部队战地文化的一个缩影。

守山如家,爱山无悔,阵地就是战场。战略导弹部队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大山为伴,一代代官兵将强军报国的信念融入大山、铸进阵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导弹部队战地文化。

这里是连绵群山之中的一座导弹工程兵营盘。记者在工区入口看到6块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岩石。它们有的被称作“忠诚石”,有的叫“血性石”,有的被命名为“砺剑石”,每块石头背后都有一个壮美的故事。比如“忠诚石”。战略导弹部队组建之初,开国功臣王佑林的儿子王文强从军入伍,他不恋机关钻深山,成为常年与岩石作伴、与寂寞为伍、与危险同行的导弹工程兵。在一次掘进塌方的危险情况下,为掩护战友安全撤退,王文强不幸被石块砸中,牺牲时年仅19岁。此后,官兵带着这块浸着英雄鲜血的“忠诚石”转战南北,每到一处都会把它擦拭干净,安放在工区最醒目的位置。

行走在火箭军营区,你会发现,一块石头、一句口号、一幅标语、一种精神往往见证的是强军历史,彰显的是火箭军战地文化的鲜明价值取向。这种无处不在的熏陶感染,将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勇气和决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下士刘聪说,充满军人血性的战地文化氛围,是激励他们牢记使命、奔赴战场、勇于牺牲的精神磁场。

发轫于火箭军某团的“红川精神”,就是生动一例。起初,官兵走进这里,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一个封闭的世界,内心对这片军事禁区抱着一种敬畏交织的复杂情绪。针对大家这种心理状态,这个团着力打造“红川魂”文化工程,组织“感动红川”人物评选等文化活动,将“红川魂”与战地文化融为一体,以文化认同促进价值认同,在官兵中间激起强烈共鸣。至今,官兵说起连续五届高票当选、现已退休的高级工程师许家启,依然叹服他40余年扎根红川没挪窝,而且把军校毕业的儿子也带到这里,成为“红川文化”的标志性人物。

镇国重器静卧深山,文化涵养坚守之美,这是官兵立之当世、传之后来者的忠诚之美。

悄无声息中点燃心灵火焰

“九州驭铁骑、全域展锋芒”。近年来,伴随着火箭军部队跨越发展、转型重塑,战地文化建设如影随形车行万里孕育“车厢文化”、长途拉练活跃“背囊文化”、野外演兵呈现“帐篷文化”……时时处处淬炼打赢之志、血性之气、奉献之美。

常年在寂寞中行走的导弹押运兵,对“车厢文化”感触最为深刻。某铁运营组建50余年,执行押运任务2000余次,车厢成为官兵“流动的家”。这里,收音机、口琴、吉他、“流动图书箱”等是伴随官兵业余生活的重要“装备”,班排故事接龙、三两人的文艺演出、一个人的独唱音乐会不时上演。

那年中秋,班长宋义忠和上等兵杨鹏前往某偏僻地执行任务。仰望明月,小杨思乡心切。宋义忠找来两个馒头,夹上花生米和白糖,美其名曰“押运兵月饼”,俩人对月当歌,留下一路豪迈。宋义忠说,如此“节目”,是班长教他的。这种代代相传的简单快乐,在官兵的记忆里是那样朴实淳厚。

战地文化并非无源之水,它伴随强军备战的铿锵步履不断发展,在悄无声息中点燃官兵心灵的火焰。作为战略军种,火箭军担负着独特的作战使命,也正是这种特殊性,铺就了其战地文化的独特背景。

4月初,某导弹旅挺进密林展开驻训演练,迷彩伪装下的宿营地与山峦融成一色,而迷彩网下却“别有洞天”既有沙土堆砌而成的“长城”,也有用泥土塑起来的“铁拳”,还有用废旧牛奶盒拼装而成的“导弹”,帐篷门帘上挂着充满战斗气息的楹联,“帐篷墙报”“床头格言”随处可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火箭军部队在“剑行天疆”的岁月里,不仅探索创新出多种野营文化形式,还按照“功能集成、携带便利、操作简易”的要求,研制出一批既满足文化需要又符合打仗要求的文化装备野战文化智能影音设备,既能在线点播节目,也能实时收看电视,还能观看3D电影;野战文化携行包几乎可以装下一个“连队俱乐部”,能满足单兵、班、建制连队文化生活需要,“小块头”上演“大智慧”。

战地文化美如画,铸魂育人励官兵。走进战地营区身临其境用心感受,你就会被这种带有阳刚之美的战地文化深深吸引。某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赵伟说,战地文化与战斗力生成提高密切相关、相得益彰,在这样的环境下驻训演练,官兵不仅有效缓解了疲劳,而且训练热情也被不断激发出来。

战地文艺在“实战大考”中彰显魅力

战地文艺,是战地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那年盛夏,某旅官兵在西北高原经过一个多月连续强化训练,即将迎来“实战大考”,个别官兵疲惫而焦躁。发射前夜,一场战地文艺演出拉开帷幕。

迷彩服、训练装组成的“时装秀”,在野战营盘绽放异彩;根据身边事创作而成的小品《发射前夜》,让不少战士惊呼“说的就是我”;颇有军营“吼歌”特色的军歌联唱,“吼”去一身疲倦……火箭军政治工作部一位领导说,在实战化军事训练中,抓好战地文艺的传统不能丢。在战略导弹部队波澜壮阔的砺剑岁月中,战地文艺不仅没有褪色消减,而且愈加鲜艳光亮。

中原莽莽群山深处,一场实兵演练结束,火箭军“文艺轻骑兵服务万里行”慰问活动火热登场。演员李丹阳放歌《强军路上大步走》,舞蹈演员徐成瑶表演的《边关情》,演员周炜的相声《梦飞翔》……歌声、欢呼声、呐喊声在深山久久回荡。

在火箭军强军文化建设实践中,基层官兵是最广泛的参与者与最大的受益者。目前所有旅团建有战士军乐队等多支特色文化队伍,形成“连有文体骨干、营有特色队伍、旅团有组织多样文化活动人才”的战地文化人才新格局。

仗剑挥金戈,文化润心田。近年来,火箭军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天啸》《红菩提》《羌红》等30多部文学作品,歌曲《练为战》入选全军10首战斗精神歌曲,《点火》《跟我上》《强军战歌最嘹亮》等7首歌曲获全军军旅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

长剑不语,见证精神之魂

在火热的训练生活中,战地文化以其澎湃铁血、雄健风骨、豪迈姿态,深深熔铸在火箭兵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激励官兵精武强能的重要支撑。火箭军副政委唐国庆告诉记者,这些年火箭军战地文化建设围绕精武建功、科技创新、从严求实的价值取向,不断强化强军兴军的文化支撑,给部队学习新知识、钻研新装备、掌握新技能、创造新成果源源不断地增添精神动力。

在某导弹旅,记者遇到一位“老山沟”。他叫赵尚文,是该旅副旅长,也在这个旅工作生活了33年。即将脱下军装时,他动员儿子赵张旗远离繁华走进大山接过守护“国宝”的担子。这不是简单的“子承父业”,而是一种精神的薪火相传。近年来,火箭军独具特色的战地文化脱胎于血与火的演兵场,积淀形成的“高原火箭兵精神”“导弹工程兵精神”等具有地域、任务特色的强军文化精神,在千山万壑的军营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海拔高,工作标准要更高;氧气少,奉献精神不能少;环境苦,我们苦干不苦熬”,这是代代官兵用牺牲奉献形成的“高原火箭兵精神”。前不久晋升为一级军士长的盛德华,被官兵称为这一精神的最佳“代言人”。盛德华入伍25年,始终像骆驼刺一样深深扎根在戈壁滩上。一次执行任务遭遇沙尘暴,他靠着半袋饼干和一瓶矿泉水坚守了两天;那年担负特殊任务,他几乎天天与死神打交道,但他总给人留下一种乐观和淡定的状态。他曾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被团中央表彰为“向上向善好青年”,原第二炮兵授予他“忠诚使命的高原火箭兵”荣誉称号。

近年来,火箭军党委把长期积淀形成的战地文化,概括为“爱导弹、爱阵地、爱本职”和“讲忠诚、讲打赢、讲严实、讲创新、讲奉献”,形成以“三爱”“五讲”为主旨的砺剑精神,专门编写《砺剑精神学习读本》,形成教育铸魂、文化培塑、舆论引导、实践养成的培育体系,成为火箭军官兵练兵备战的精神追寻和价值坐标。

回首导弹战车留下的道道辙印,仰望大国长剑绘就的恢弘弹道,你就会深切体味到其中蕴藏着战地文化积淀的精神之魂,它无时不刻在为国之重器淬炼利剑锋芒,为导弹精兵注入胜战之魂。(王卫东)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