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最水粉画(央美传奇才女华宜玉的水彩画,

奇闻趣事 2024-12-27 16:08www.kangaizheng.com童年趣事

美与人生——回忆母亲华宜玉的艺术之路

美,是何为美?托·阿奎那曾告诉我们,美包含完整或完美、适当的比例或和谐以及鲜明。在我心中,母亲华宜玉的一生,就是对这三个要素的完美诠释。

华宜玉,这位在1922年北京的夏日出生的艺术家,自幼便受到传统书画的熏陶。她的童年不仅仅是玩耍与欢笑,更有笔墨纸砚的陪伴,有柳公权体的秀丽挺拔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九岁起,她师从赵梦朱先生,开始了对绘画的正式学习。她的艺术之路,仿佛是天命所归。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家中藏书丰富,诗画盈壁。从小,她就对书画怀有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在她的心中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艺术启蒙老师王钧初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更是她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在王先生的指导下,母亲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从光线、色彩中感受到无所不在的美。

抗战时期,母亲在北京女一中学习,那里是她艺术成长的摇篮。校园里的花神庙、南长街家中的角落以及坛坛罐罐都成为她画笔下的美景。恩师王先生的教诲,让她坚定了走上艺术道路的决心。在北平国立艺专,母亲与姐姐一同踏上绘画艺术的道路,如鱼得水。

母亲的一生是一部丰富多彩、曲折传奇的大书。她的优雅、聪慧、慈祥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她德艺双馨的生命真谛是我们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母亲的画,不仅仅是画,更是她人生的写照,是她对美的追求与诠释。她的作品,无论是小写意山水画还是工笔花鸟画,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内涵。

回忆母亲的艺术之路,我们不仅看到了她的才华与努力,更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与文化。母亲华宜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一位时代的见证者。她的艺术之路,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体验。父亲石永增,原名质朴,后得近代国画大师萧谦中先生的垂青与教导,萧先生认为他的名字过于平凡,便将其改名为石介如,寓意其个性耿介,操守坚如磐石。在文革时期,红卫兵却将他的名字反读为"如介石",对此进行批判,让人啼笑皆非。

父亲年轻时,风度翩翩,才华横溢。母亲对国画情有独钟,两人因共同爱好而结缘。一次学校联欢会上,父亲演奏二胡,一曲动人乐章,令母亲心动不已。两人最终携手共度一生。

毕业后,恰逢抗战时期,北平的工作机会难得。终于在1941年暑假前,父母在河北滦县师范找到了教职,父亲教授音乐,母亲教授美术。那里的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拮据,有时连豆腐都买不起。母亲在困境中展现出了顽强与坚毅的精神风貌。为了给孩子们做棉衣,她会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用大大小小的碎布头拼凑出温暖的衣物。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让母亲身体不堪重负,但她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了病魔。

母亲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和艺术的挑战。她租住在旧民房里,用简陋的条件创作油画。尽管颜料稀缺且质量不佳,但她创造性地利用当地资源自制颜料和画布。为了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她剪窗花、贴对联、画壁画等艺术活动让简陋的环境变得温馨而富有生气。她深入滦县的自然风光中汲取灵感,将眼前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她观察自然、感悟生活、结合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洋画造型原理进行创作探索在油画无法施展的情况下转向水彩画并自有一番气象她创作了一系列以北京为背景的作品寄托了对亲人、对青春的怀念之情这些作品充满了情感与生命力将隔墙变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壁母亲以传统水色绘制而成色彩艳丽明快整个房间都被照亮了

这段经历不仅让母亲的艺术之路更加丰富多彩还锻炼了她的眼力和手下功力这些宝贵的经验也为她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母亲的画作在简陋的环境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她的艺术之路虽然曲折但从未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在滦县的那段时光,年幼的宏义常常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中,听着母亲用柔和的语调讲述着关于北京和姥姥家的故事。这些故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而画中那幅黄宾虹先生的“蜀游山水”更是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和乐趣。

画画对母亲而言,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心灵的振奋。她深感自己拥有一颗敏锐的心,能够捕捉到自然的美丽,体验到生活的快乐。她明白,生活的环境越艰苦,她的精神世界就越丰富。画画,成了她表达自我、追求理想的方式。

心态和观念的转变,让母亲充满了活力,她的教学也充满了生机。她将写生与临摹相结合,注重启发学生的美感和对美术的热爱。她的学生中,有不少日后成为了美术教师,而她自己也成为了滦县师范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之一。

1945年,随着日寇的投降,滦县时局动荡,学校停办,母亲也失去了经济来源。恰逢滦县发生了大地震,住房全塌,母亲暂居学生家中。不久,她又患上了夜盲症,生活陷入困境。母亲并未屈服于命运,她几经辗转,终于在1946年带着家人回到北平,另谋生路。幸运的是,她成为了一所私立学校的美术老师。

经历了战乱和漂泊的母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新篇章。她珍惜每一刻,虽然作品未能保留,但那段生活给予她的磨砺和坚韧精神成为她终身的财富。纯朴自然的乡土气息也丰富了她的艺术积累。

解放后,母亲迎来了人生的发展机遇。她在北京市中小学美术学习会上承担了许多组织工作,并遇到了随解放进京的恩师王均初先生。在先生的帮助下,她不断学习进步,与王朝闻、华君武等老同志合作,专业学习班办得十分出色。

后来,母亲的工作几经变动,最终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虽然面临全新的挑战——建筑水彩画,但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坚信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作者的心灵和作品。她自甘寂寞,苦苦耕耘了大半生。

在清华的日子里,母亲有幸得到中国第一代水彩画大师关广志先生的指导。她虚心学习,研究关先生的作品,获益良多。如今,每当回想起那段时光,母亲都会深感那是她艺术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在纪念关广志先生的遗作展中,母亲以其无私的协助赢得了关先生家人的由衷感激。母亲对此事却从未提及,她认为回报师恩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母亲的为人之道。

关广志先生的伴侣,也就是我们的母亲,自从踏上建筑美术的道路,就一直面临着如何将复杂建筑物的透视和结构准确表达的挑战。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画作风格,母亲付出了无数心血。她通过深夜的勤奋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外语水平。

晚年的母亲常常提及,她的成长道路上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鼓励与支持。父亲为了母亲能够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毅然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国画专业,为母亲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父亲的音乐才华与母亲的绘画天赋相互辉映,共同谱写了他们的人生乐章。

我们的母亲似乎永远没有节假日,不论风雨还是烈日,她都会背着画箱外出写生。她的坚韧和毅力令人钦佩。在大连、昆明等地,她专门在雨天画画,为了表现雨景;在湘西,她天不亮就上路,为了描绘出自然的真实美。她的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艰辛的探索和刻苦的实践使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在清华的熏陶下,母亲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观和技法与建筑水彩画融会贯通。她灵活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处理手法,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丰富了建筑的空间美感。她还借鉴了中国绘画的骨法用笔等笔法及以水破墨等技法。她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水彩画的水色渗化、淋漓酣畅、色彩透明的艺术特色。

除了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母亲还深入研究了西方水彩画,从中汲取营养。她的作品多为室外写生,现场感受的生动与室内创作的细腻相得益彰。多年的浸染使她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建筑之美领悟极深,将其作为一生的绘画主题。

母亲通过感情的过滤,将她毕生精力铸就的厚重艺术积淀浓缩在作品中,很好地解决了用灵动的水彩表现规矩的建筑物之间的矛盾。她的"建筑水彩画"具有民族特色、独具一格,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众多师生的赞誉。

作为一位教师,母亲不仅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倾囊相授给学生。她带学生在清华的各处室外写生,成为了当时清华园的一景。她的美术老师华宜玉先生的水彩画作品如她的为人一般清彻、温馨、含而不露,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在我记忆深处,有一幅难以忘怀的画面。那是一个清晨,正值寒冬,我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往工作的路上。远远看到一位老人在主楼的大台阶前静静站立,夹着画板,跺着双脚。那是华宜玉先生,等待着她的学生们来上室外写生课,然而一个学生也没有到。

这位慈祥的老人在笑中向我打招呼,我无言以答,只是推着自行车在她身旁静静站立了一会儿。这一幕发生在华先生即将退休之际,她的坚守与付出让我深受触动,"不迟到"的底线在我的心中因此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受到了榜样力量的驱使。

这位母亲般的画家,不仅以其卓越的画技传授着艺术的知识,更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她的学生们。一位清华硕士生回忆道,虽然他在清华学习化工,但酷爱绘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华老师的水彩画展,深受触动,于是鼓起勇气向华老师求教。华老师耐心地言传身教,用深褐色的茶杯作为示范,教他如何处理水彩的重色,那干净利落、色彩饱满的画技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这位发小还回忆起一件往事,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看到母亲在清华西门外交给学生们写生。这时,一位工人拿着自己的画作过来请教。母亲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画,细心指点,并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甚至对抽象画也如此。多年后,当这位发小看到毕加索少年时期的作品时,才深刻理解母亲当年的点评。

对于清华园里的孩子们,母亲更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知识。一位当年的孩子深情地回忆起华先生在树林中挥汗作画,为他讲解干湿画法的情景。母亲的作品不仅造型严谨、笔法流畅、色彩绚丽,而且能够巧妙地将建筑物的姿容融入自然环境与季节气候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意境和韵味。她的作品被广大观众所喜爱,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一颗璀璨明珠。

除了艺术上的成就,母亲还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影响着她的子女和身边的人。她常常教导子女要自强自立、正直善良、勤奋坚毅、不怕吃苦。即使在家中经济困难的时候,她也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她用自己的行动为子女树立了一个个榜样,用自己的生活态度为孩子们传递着正能量。

母亲一生勤奋,在艺术的道路上艰难跋涉了几十年,留下了坚实而清晰的脚印。她的作品被广泛收藏并多次展出,多部专著的出版更是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这位伟大的母亲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更是一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灵魂导师。多幅杰作被精心收录在各种画集之中,包括《中国水彩画》、《中国当代水彩艺术》、《百年华彩-中国水彩艺术研究展画集》等。这些画作不仅见证了一位艺术家的才华与执着,更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每一幅作品都是母亲心灵的印记,是她生命旅程中的独特印记。

在世纪之交,母亲的身体遭受了病痛的侵袭。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六年里,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坚强的态度,画笔成了她生命的支柱。即使到了晚期,画画仍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病魔虽然夺走了她的生命,但她的艺术和她的人格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成为现代水彩画史上永恒的光辉。

母亲的自传《世纪回忆录》与《创作心路》为我们揭示了她的心路历程和艺术追求。即使在症切除术后的恢复期,她依然坚持在室外写生,那份对艺术的热爱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人。甚至小外孙女也在一旁观看,母亲的艺术挚爱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她的艺术精神将永远照耀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上一篇:体育教师个人简历范文体育老师工作简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