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西陵旅游(宜昌西陵旅游景点介绍)
一、宜昌西陵旅游景点介绍
西陵井自然保护区,位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距离太原市区仅有33公里。这里拥有超过300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被称为山西的“丝绸之路”,康西公路贯穿全境。沿着这条公路前行,你会被沿途如画的风景所震撼。满山的松林郁郁葱葱,奇峰叠翠,古木参天。置身于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仿佛能感觉到空气直接沁入肺腑。对于久居都市的人们来说,这里仿佛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每一个毛孔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游览西凌井七十二景,你将探寻到山西深厚的人文古迹,感受这里悠久的历史所孕育的厚重文化。
进入黑龙洞原始森林,你会被那里雾霭蒙蒙的松林所吸引。据说,这里还有金钱豹、褐马鸡等珍稀动物出没。尽管游人可能会打扰到它们,但这些精灵肯定在某个角落窥探着游客们。
二、宜昌西陵区游玩指南
宜昌虽然地处城区中心,但也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景点。是儿童公园内的动物园,这个综合性公园集休闲与娱乐于一体。公园的主要景点包括碧波荡漾的荷花池、古典风韵的湖心亭等。动物园位于园内东北角,现有东北虎、非洲狮、孔雀、猕猴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60余种。
还有一个三峡森林动物园。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修建后,许多珍稀动物失去了栖息地。为此,国家批准建立了三峡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将大量珍禽野生动物从三峡地区“移民”到这里。这里按照动物原始生长环境建造了不同的动物居住地,如亚洲大原生态猴园、棕熊石窟等。
三、宜昌西陵地理位置简述
宜昌是一个副省级区域中心城市,下辖五县五区三市。西陵区是其中的一个区域。以夷陵区和五家岗两区的交界为中心,宜昌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例如,宜昌东站就位于宜昌的东边。未来的宜昌北站将建在宜昌的北边。
四、宜昌西陵旅游景点大全
夷陵区的交通十分便利,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首先是国家5A级风景区的三峡大坝旅游区。还有长江三峡中的西陵峡,被誉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黄陵庙是长江三峡中最大且最古老古建筑群之一。还有白果树瀑布风景区、三峡晓峰风景区等著名景点。天河龙宫则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洞中石钟乳星罗棋布,让人仿佛置身魔幻的世外桃源。还有野人谷飘流风景区、金狮洞等景点等待你的探索。这些景点各有特色,让你在宜昌盛情体验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情人泉——一个集洞泉瀑为一体的原始地下河景区。这里有三道罕见的地下瀑布,穿梭于形态各异的钟乳石间,独特无比,被誉为“暑天冰宫”,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报道。情人泉景区由四大自然景观组成:天趣盎然的情人渡、情人谷、情人河和情人宫。这里的钟乳石婀娜多姿,如情人相拥;情人河则温婉流淌;情人宫风光无限,被誉为最美丽的“水底世界”。
三峡人文地理风情园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三峡坝区观景制高点坛子岭仅600米,距三峡船闸仅300米。这里水陆交通便捷,景区环境优美,是观赏三峡、大坝、船闸的绝佳去处。
位于大巴山脉的“三峡长城”古兵寨,是震惊考古界的罕见古堡群落,也是湖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兵寨全部用巨石垒建,凌空高耸,充分展现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特征。
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而野梅谷则位于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小峰峡谷,这里河谷两岸生长着大片的野生腊梅,花朵密集,色彩鲜艳。
宜昌还有三峡人家风景区、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中华鲟研究所等旅游景点。在杨家溪漂流,游客可以体验军事漂流的乐趣,动水与静水漂流结合,领略冲浪闯滩的刺激和平湖荡舟的悠闲。
宜昌的西陵公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地方,是孩子们的天堂。这座公园位于宜昌市中心,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广阔,有着“城市之肺”的美誉。公园内设有动物园,动物种类繁多,其中还包括了可爱的熊猫“希望”。公园内的珍珠路绿化区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如果你想去宜昌的西陵区逛逛,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儿童公园。这个公园位于中山路附近,临近滨江公园,周围有许多商业中心和美食街,是集购物、美食、娱乐于一体的好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宜昌市的繁华和商业氛围。
宜昌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清江画廊景区是其中之一,这个5A级景区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木桥溪和黄牛岩也是不错的选择,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户外活动项目。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那么三峡人家、三峡大坝等5A级景区也是不容错过的。
除了这些景点,宜昌还有一些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永秀山庄、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等。这些地方都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景点,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追捧。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宜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那么曾国藩的《挺经》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这本书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著作之一。在游玩的也可以品读一下这些文化瑰宝,感受宜昌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宜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和活动。无论你是想感受自然风光还是了解历史文化,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旅游项目。君子独处时,心怀真诚之念,行事谨慎。在独自面对世界时,君子与小人形成鲜明对比,其德行修养的高低由此得以彰显。君子在研读《大学》之道后,能将事理转化为内在知识,处理日常琐事也能深化其人生阅历。在遭遇事情时,君子能分清公私,探讨得失,明辨善恶。相较之下,小人则缺乏真知灼见,难以真正实践应有的道德行为。君子深恐善事未竟,独处时更不敢放纵自我,坚守道德底线如同面对神明。这是圣人推崇的准则,也是后世贤人努力追求的目标。
关于修身治国之道,关键在于“勤于政务,节俭治家,言语忠信,行为恭敬”。圣哲们的胸怀宽广,他们通过自我修养达到至圣大德的境界。我常在年轻时不知努力,至老年则充满悔惧。对于古人的心境,我难以体会一二,只能反复思索,感叹不已。
第二章所讲的“坚忍自重”,是君子的处世之道。无论在战场还是礼仪之上,“坚忍”都能展现其无比的力量。在事业上,“坚忍”能让人逐步接近成功;在生活中,“坚忍”则让人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甘味。司马迁崇尚黄老与游侠,他多次称赞那些坚忍卓绝的人物。为官者若能坚忍不拔、有耐性,必能取得人们的信任与尊重。反观我们自身,略知世态却怀揣不合时宜的想法,难以在官场中真正融入。我们应当学习浑厚包容,不显露锋芒,修养身心,造福子孙。
论时事,吾辈应坚韧支撑,英勇挺立。夜深人静之时,我难以入眠,于是以警醒之心,构思出一联:“养育盎然春意,撑起不屈脊梁。”以此自我警醒。我的人生中有许多类似的自箴联句,虽未记载,却深深铭记在心。在丁未之年,我于家中创作了一联:“无怨无尤,反思自身以求一片清净;不忘初心,看平凡之中孕育伟大。”曾将其刻入木板,与此时此刻的情景颇为相似,故在此提及。
夜读《荀子》三篇,我深感其理。在四更时分醒来,我又作出一联:“天下之境并无易处,人生之地皆有乐忧。”至五更时分,我再次修改,作出两联。一联为:“取人之长,助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亦以终身。”另一联为:“世间境遇无绝对易处,人生时光从未空闲。”
天地之道,需刚柔并济,不可偏废。过于柔和会导致萎靡不振,过于刚强则易折断。这里的“刚”并非暴虐,而是矫正弱小使其变强;“柔”也并非卑弱,而是在强势时保持谦让。在处理事务时,我们应刚毅果决;在争名逐利时,则要谦和退让。创建家业时,应奋发向前;守成家业时,则要平和谦逊。对外待人接物,应精神焕发;对内享受天伦之乐,则要平和舒缓。若一方面建功立业、名扬四海,另一方面追求物质享受、贪图安逸,两者皆有盈满之态,全无谦退之心,则难以长久。
谈及情绪管理,当肝火上升时,不仅情绪失控,甚至无所畏惧。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年轻气盛之时,即便步入老年,也常有此状。但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控制,降服心中的“龙虎”。龙即相火,虎即肝气。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两道关卡前败下阵来。我们要做的,是稍稍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让其过于激烈。养龙以养水,伏虎以养火。古人教导我们阻塞欲望即降龙,警戒忿怒即伏虎。佛儒之道虽有所不同,但在节制血气上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不让我们的欲望损害身体健康。
关于强毅之气,它是不可或缺的,强毅与刚愎之间存在微妙的差别。正如古人所言,真正的强大在于自我超越。所谓的强制、强恕、强为善,都是对自我的挑战与超越。比如,不习惯早起的人,通过努力逼迫自己在天不亮就起床;不习惯庄重恭敬的人,强迫自己参加祭祀仪式;不习惯劳苦的人,强迫自己与士兵同甘共苦,这都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人们在勤劳不倦中展现出强大,在坚守原则中展现出毅力。相反,如果只是以气势压人,那不过是刚愎自用罢了。强毅与刚愎看似相似,实则天壤之别,我们必须洞察其本质,谨慎对待。
再说淡泊利欲,对于欲望的追逐是无止境的,过度的欲望会导致痛苦和不幸。我们应该克制过高的欲望,培养一种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翰臣方伯的廉正之风令人钦佩,但他身后家境的萧条让人感叹不仅廉吏难以效仿,善良的行为也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他一生好学不倦,希望能留下言语以启迪后世,却不幸离世。我辈应以此为鉴,深刻领会其中意义。
谈及古代的君子,他们如何尽心尽力修养身心、管理家庭、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虽已无法亲见,但他们所秉持的礼法却流传至今。从内在而言,道德的核心是礼;从外在而言,政务的根基也是礼。春秋时代,士大夫以礼法和游说辞令使人信服、国家强盛。战国以后,礼仪逐渐变得繁琐空洞。幸好有荀卿、张载等人重视礼法,可称得上是追本溯源、崇尚古风。近代的张尔岐和凌廷堪的著作,让我们窥见先王教化的原貌。《五礼通考》虽在编纂体例上有所驳杂,但其涵盖古代经世之礼的全面性仍被认可。
最后要讲的是养廉之道。崇尚节俭是培育廉洁之风的基石。过去州县佐杂员并无薪水,如今每月虽有数十金的收入却仍嫌不足,这都是因为不知足。欲学廉洁,必先知足。当我们看到各地的难民和饥饿的人们,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安居和温饱已是至幸,何须再贪心不足?又何敢过分挥霍?真正的廉洁不仅体现在不取私利,更体现在不取虚名。我们要避免贪图保举,追求虚誉,只有每个人知足守约,才能挽回社会的风气。在探寻廉洁正直之路的起点,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生活中的知足与感恩。放眼世界,看到各地的难民生活困苦,我们却生活无忧,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运。我们还有什么可以奢望的呢?这种认识使我们不敢肆意挥霍,不仅追求正当的利益,也追求名誉的正当性。我们不应贪图无功之功,不应追求虚名浮利。当我们对一切感到满足并恪守纪律时,正直的风气就会在我们生活中自然形成。
第五章的主题是“见机而行,因势利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诡道”。即使客观条件有限,只要我们把握时机,灵活应对,主观能力就会无穷无尽。
关于带兵的方法,用恩情不如用仁义,用威严不如用礼遇。对待士兵如同对待自己的子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仁爱之心。无论面对何种情况,我们都要保持庄严、肃静的态度,让人心生敬畏。这种威严并非猛烈而是源于内心的尊重。遵守这两个原则,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能行得通。
军事行动是一件残酷的事情。面对战争中的悲剧,我们应怀有哀痛和肃敬之心。无论战争胜败如何,我们都应关注战争中的人命损失和惨状。在军队中不应有欢欣的情绪。欢欣可能源于胜利或骄傲轻敌的心态,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失败。历史上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军事行动应始终保持谨慎和严肃的态度。
练兵如同写文章需要熟悉规则和技巧。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和实践的将领才能带领士兵出奇制胜。在面对军事行动时我们不能被他人左右而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即使在需要合作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以确保军事行动的效率和成功。
总的来说军事行动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并保护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些军事理论不仅在战争中有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思考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取得成功和实现自身价值。通过深入理解并应用这些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只有不断学习、适应和改进我们才能保持领先并取得更大的成就。第六章:坚韧之道,久战之智——“久战”法
在关键时刻,一个人的性格与气质会展现无遗,英勇或懦弱,高尚或卑微,无私或自私。曾国藩认为,他最为重视的品格与操守包括:勇敢、团结、志向、勤劳。
对于持久之战,最需警惕的便是“势穷力竭”四个字。力,指的是将士的精力;势,指的是大局大计以及粮饷的接续。若敌人以坚韧之姿死守,我亦应以坚韧之姿对抗。只有修养士气,观察时机而动,不必过于追求立即见效,以免精锐之士因此受伤。等到时机成熟,自然可以一举成功。
在长期与敌人对峙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避免随意轻率的战斗。士兵可能因为随意战斗而放松警惕,敌人则可能因此变得更加狡猾。以我军因放松而产生的疲惫去对抗敌人因狡猾而变得更加机巧的策略,终将会遭受损失。我曾在军营中告诫将领们:“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战争,靠的是勇气。初次进攻,士气最旺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士气会逐渐减弱。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应用兵时,常保有余不尽之气即可。诸如孙权攻打合肥受挫于张辽,诸葛亮攻打陈仓受挫于郝昭,皆因初时气势过锐,后续衰竭所致。荀或攻克逼阳,士气衰竭却重新振作;陆抗攻克西陵,事先预料难以迅速取胜,因而养精蓄锐,预先安排外援,以待城内敌人力尽自毙。这些都是善于利用士气的例子。
第七章:坚守自我,尽性知命——“忠疑”法
古人说:在忠诚与猜疑之间,人臣的处境最为艰难。猜疑与毁谤,黑白混淆,这是人性的弱点。君子的内心,如大火熊熊燃烧,对于大的忍耐与侮辱,浩然正气,坚定不移。
君子讲究的是立身之道,这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如果能真诚反省内心,无愧于天地,那么面对外界时,就会心胸宽宏,无畏无惧。比如公治长不愧对老师孔子,范滂不辱没母亲教诲,都是因为他们内心有足以自信的东西。你诚实纯厚,恪守本分,但却遭遇无端的灾祸。夜晚沉思,充满悔恨。此时更需加强修养,提高美德,不能因疑虑而动摇初心。
在此地(指某个特定环境或职位),我虽能力有限,有所不足。有些陋习难以跟上时代的潮流,进展缓慢。但我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希望不辜负知己的期望。对于那些矫情造作、空谈理论的人,我深恶痛绝。只有精确洞察事物本质,不被私意所蒙蔽,不被私欲所干扰,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顺应事理。我们也要坚守初心,不断自我警醒,遵循道义,终身顺应事理。这就是圣人尽性立命的极致境界,也是普通人复性知命的功夫所在!
阅读王夫之对张载《正蒙》的注解,我对尽性知命的道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了解并尽力发挥个人的潜能,这是我们对“性”的认识;对于无法预知和改变的事情,我们则交给命运去安排。正如《易·系辞》所言,“尺蠖之屈”八句,是尽性的体现;“过此以往”四句,则是知命的昭示。农民耕田种植,勤劳者获得丰收,懒惰者则收成欠佳,这是性的表现;遇到不可避免的灾害如旱灾,即使再努力也可能徒劳无功,这便是命。热爱、教化、礼遇他人是尽性;但有时候,即使我们付出了爱、教育和礼节,他人却并不回应,这便是命的安排。圣贤之所以难以企及,就在于他们不仅尽力而为,更懂得知命,将淡泊与努力恰到好处地结合。
无论初入社会还是身居高位,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的人际交往,才华都不可过于显露。真正的才华,并非仅仅拥有技艺,更是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猜忌,避免功高震主。这种才华才能真正为国家、为家庭、为他人以及自己带来实际的好处。
《扬雄传》中有句话:“君子遇到明主则积极施展才华,遇到昏君则如龙蛇般屈伸自如。”龙蛇之道,意味着能屈能伸。保持高洁操守是伸的表现,言语谦逊则是屈的智慧。担心自己的行为超越常规而被伤害时,选择谦逊以求自保。这种选择并非软弱,而是真正的智慧。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真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胸怀和志向如同星辰大海,深邃而辽远。他们看待世界,洞察本质,理解一般人难以触及的大道。秦汉以来的达官贵人,虽权势显赫,举止从容,自以为才智超群,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逝去与平凡的杂役贱卒、市井小民无异。那些倚仗功业文章博取虚名的人,也自认为才智非凡,然而死后却同样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这令人深感悲哀。
古代的英雄豪杰,他们的志向和胸怀恢宏远大,教育子弟却常常谦逊低调,身体力行,稳重如山。他们明白,以权势欺凌他人,只会让人心生反感;以威严压制他人,未必能赢得人心。他们注重节制,对声色犬马的享乐保持警惕,对酗酒、钓鱼打猎等娱乐活动敬而远之。他们教育子弟要虚心学习,亲近民众,了解人情世事。这些英雄人物,虽具备雄才大略,却以简约卑微的态度教育子弟,收敛内敛。
人生如行船,航行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之上,必须谨慎行事。锋芒毕露只会招来祸患,藏锋露拙才是处世之道。真正的智者懂得适可而止,藏其锋芒,以求远大。他们知道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道有常,地道有缺。他们懂得“剥”即是“复”,“夬”即是“姤”的哲理,因此既不会因得到吉祥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遭遇不吉而怨天尤人。他们知道悔过是守住缺陷、不敢追求完美的表现。
天下事难以尽如人意。自古成大业者,半是天缘相凑,另一半则是靠坚韧不拔的努力和迁就。金陵之战的成功,是本朝的大功业,也是千古流传的大名。这一切都是天意所为,岂能全由人力达成?老天对于大名之人极为吝惜,往往要在千百次的挫折之后才会予以恩赐。我们只能敬畏天命,不可怨天尤人。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如此,持盈保泰也如此。
攻克金陵,可谓本朝之大功勋,千古留名之壮举。这一切,仿佛是上天意旨的彰显,岂是人力所能完全决定?上天对于巨大的功勋,如同珍宝般吝惜,总是在千百次的磨难与动荡之后,才将其赐予人间。正如老子所言,“不敢为天下先”,这其中所蕴含的,是不敢轻易涉足那天下第一等大功勋的深重意味。
弟弟前年进军金陵,我多次写信警醒你,大多带有恐惧与儆戒的情绪,因为我深知功名不能强求。少荃(李鸿章)自同治二年起屡建奇功,肃清江苏全境。我们虽声名卓著,但并未过分张扬,这是家门之福。军队疲惫困顿已久,朝廷未有贬斥之词,全局无变,这是我们兄弟值得庆幸之事。我们应敬畏上天,认识天命,不可埋怨,而应通过保养身体、消除疾病来保持福分。
生活之中,我们应当谨记两句话:“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福分需俭朴为主,少用仆从,节省开支,自然就能珍惜福分;权势不可滥用,少管闲事,避免纷争,自然就能长久。
我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只有辞去职务才能回归故乡。平日里或许会觉得这样太过匆忙,但功成名就后引退,却是愈快愈好。
有志向的人与无志向的人,不仅在想象中有差异,更在现实中有着天壤之别。立志,就是将两者区分开来的关键。君子立志,不仅要为民服务,更要胸怀振兴民族、开创世界的壮志。如此奋斗,才无愧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愧于天地之间。他们所忧虑的,是事业不如古人,是道德学问的不足。他们忧国忧民,怜悯贫弱,而这些忧虑,远超过对自身荣辱得失的关心。
读书学习,不仅要积累知识,更要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如果认为明德、新民与自己无关,那么读书又有何用?即使能写诗作文,也只是空洞无物的牧猪奴而已,岂能称为明理有用之人?国家以科举取士,期望他们不仅能立圣贤之言,更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如果忽视修己治人的道理,那么即使能居官莅民,又与牧猪奴有何区别?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坚持不懈地追求学习,即使奔波于各种应酬,也能取得显著的进步。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人生的第一美德。对于书法艺术的探索,我早年曾全力以赴,却未有所成。最近我每天坚持练习,从未间断,惊喜地发现我的字迹每天都在进步,日新月异。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年龄大小,无论事情多么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像种植树木、饲养家禽一样,每天看着它们成长,虽然无形无感,但实则每天都有所收获。只要持续前进,坚持不懈,只需一两年的努力,自然会有无形的进步。言语沉稳,举止端庄,品德性情就会得到提升;文章雄浑有力,学业自然会有所成就。
第十一章 崇尚节俭 鄙视奢华 以和为贵——“家范”法则
家范,即一家之规法。曾国藩为国勤勉,也为家节俭。他遵循家规,尊老爱幼,兄弟和睦,真正体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家中的兄弟子侄,应当牢记祖父的训诫,遵循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还要谨记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除此之外,我的日记中还强调了八本之说,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并深信不疑的真理。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家庭贫富如何变迁,只要我们能守住这些原则,总能保持上等人家的风范。
士大夫之家往往迅速衰败,而乡村耕读之家却更能持久。衰败的原因不外乎礼仪废弃、兄弟欺诈、妇女、子弟傲慢等。同样,个人的衰败也往往源于骄傲自大、糊涂懒惰、贪婪苛刻、反复无常等。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这些陷阱,避免重蹈覆辙。
天下官宦之家,大多只能享用一代,其子孙往往骄奢淫逸,最终落魄。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依赖祖宗的积累,少年得志,但深恐享用殆尽。我教导兄弟们和儿女们,希望他们成为耕读孝友之家,而不愿他们仅仅追求仕宦之路。如果能看透这个道理想必会对我深表钦佩。如果仍以此为贤德之举,那么历史上的权臣显宦又怎能称为真正的贤德之人呢?我自知学识尚浅但身居高位我时刻警醒自己即便身在宦海也要时刻准备归隐之计希望能在罢官归家之日淡泊名利与家人共同劳作以尽孝道与兄弟族人和谐相处。身处仕途宦海之中,我始终怀有归隐之心。倘若有一天真的辞官归家,我希望自己能够淡泊名利,妻子也能安然从事劳作,以此无愧于祖宗兄弟,无愧于宗族乡亲。这是我内心最真切的期盼。
第十二章中的核心理念,强调不盲目冲动、脚踏实地地自我修炼和提高。这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明强”二字便是行事之关键。一个人若想成就大事,必须明晰事理并意志坚定。《中庸》中所强调的学、问、思、辨、行,无非是为了让人从不明变得明晰,从软弱变得坚强。
关于智的探讨,智即明也。历史中的英雄豪杰,常常以明英著称。明了有二重境界:他人只看见眼前的事物,而我却能洞察更远的未来;他人只看到表面的现象,我却能洞悉细微的本质。就像登高望远,或如用显微镜观察细微之物。而是否高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赋,但精明却全赖于后天的学问积累。我们虽身居高位,但天赋并不突出,因此更需依赖学问来追求精明。好问如同拥有显微镜,可洞察细微;好学如同捣米去糠,可逐渐精进。
再谈到担当大事,必须明确并坚定。天下之事,没有志气则无法发起行动,不坚定则难以成功。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难禁风浪”四字是豪杰之大忌,祖父亦以此教诲我们,男儿立世必须有倔强之气。困于坚城之下的数万人在长时间的消磨下最容易失去锐气。
至于国家的强盛需要贤臣的帮助,家庭的兴盛则需要贤子弟的付出。虽然天命在其中起到了作用,但个人的努力也不可忽视。个人的坚强品质不外乎三种:北宫黝之勇、孟施舍之智、曾子之反求诸己的谦逊自强。孟子所强调的集义而慷慨激昂,与曾子自我反省后展现出的勇气是持久而稳固的。而只依赖智力和斗争取得的强大,虽然有时能带来大兴,但也可能因过于强势而招致大败。历史上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等人虽智力超群却招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在自我修炼中追求强大是可以的但依赖战胜他人获得的强大则不可取。如果我们只是在胜过他人时寻求强大是否能长久保持尚不得而知即使能终身强横安稳也不被君子所赞赏。
趣事百科
- 宜昌西陵旅游(宜昌西陵旅游景点介绍)
- 红衣小女孩3最后是什么意思 中国未解之谜红衣小
- 考古发现古埃及曾将数百万动物制成木乃伊
- 土卫二地下海水或已“保温”数十亿年
- 林正英死时候灵异事件,天妒英才
- 最新教师节祝福语
- 天生睫毛精是因为基因发生了突变
- 数学书上有鬼美女,数学书上有鬼美女吗
- 中国ufo事件视频,中国ufo事件视频大全
- 英探险家称在蒙古国沙漠发现中国古长城
- 男子为听女人声音拨打400次110
- 赵露思肖战事件怎么回事 合作关系并非男女朋友
- 迁安旅游团报价(迁安旅游团北京一日游)
- 女婴天生无鼻无嗅觉 可以咳嗽或打喷嚏
- 老爸当家权薇角色介绍老爸当家权薇父母是谁 老
- 山叶口旅游景点(山叶口景区游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