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集团仅剩10余人
截至2025年,暴风集团的辉煌不再,员工规模锐减至仅十余人。这一颓势自2019年起持续恶化,其中涉及多重维度危机。
一、员工现状
曾经人员鼎盛的暴风集团,如今却面临员工大量流失的困境。从2016年的1345人至2019年的仅余十余人,高管团队几乎全员离职,证券事务代表等关键岗位亦出现空缺。到了2020年,因拖欠工资,人员持续流失,现有的员工已无法承担年报编制等基本运营工作。
二、危机根源
1. 高管集体离职
自实控人冯鑫被羁押后,公司管理层出现了大规模的辞职潮。包括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等核心成员纷纷离职,管理架构彻底崩塌。
2. 资金链断裂
债务问题如影随形,截至2019年9月,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0.17亿元,净资产为-6.33亿元,资不抵债的风险日益凸显。长期拖欠员工工资和服务器托管费等费用,进一步加剧了业务的停摆。
三、法律与市场风险
暴风集团如今面临的法律与市场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无法按时披露2019年年报及净资产为负,公司面临被交易所暂停上市的风险。公司还涉及多起债务诉讼。2020年,因被判赔偿4.7亿元,偿债能力几乎丧失。
四、历史对比及启示
暴风集团曾是一度高歌猛进的“妖股”,市值超过亿元,用户覆盖中国七成的网民。盲目扩张、管理失控以及创始人涉案等因素导致其市值在短时间内蒸发殆尽。对比其历史辉煌,如今的境遇令人唏嘘。这一案例成为资本市场高风险扩张的典型教训,也警示企业在追求发展的必须注重风险管理,避免盲目扩张,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暴风集团的崩溃是战略失误、资金链断裂及治理失效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案例不仅揭示了企业扩张中的风险,也提醒我们在市场大潮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