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家族与台湾恩怨:陈水扁用国父骗选票

奇人奇事 2024-12-12 11:03www.kangaizheng.com奇闻异事

核心提示:孙治平强烈表示,的行为严重玷污了孙中山先生的形象。自从于2000年登上台湾政治巅峰后,更是大力推动“去中国化”运动。孙治平愤怒地说:“主张‘’,不仅不承认‘中华民国’,更不承认孙中山。他还企图借助孙中山之名骗取选票,这是一种欺骗行为。我不排除对他采取法律行动。”

本文摘自《环球人物》杂志2011年第2期,作者为《环球人物》驻台北特约记者萧师言,原题为:孙家与台湾的恩恩怨怨。

回溯历史,1949年12月10日,随着蒋介石从成都仓皇逃往台湾,标志着“国民”在大陆的彻底消亡。孙科虽然已辞去“国民”行政院长职务,但他仍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常务委员。蒋介石不仅未通知在香港的孙科前往台湾,还竭力阻挠他赴台。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任“总统”一职。社会上传言四起,称孙科将赴台湾出任“副总统”。台湾的报纸却出现了大量对孙科的攻击报道,有关方面对他来台更是严加防范。在这样的背景下,孙科试图申请前往美国,却遭到台湾当局的百般阻挠,无奈之下只得留在香港。直到这年秋天,他才得以携夫人陈淑英经印度、希腊前往法国居住。两年后,孙科夫妇最终迁居美国,与在那里的子女团聚。孙科一家的“漂泊”生活一直持续到1965年,直到他们回到台湾。

这段时期,孙科及其家人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困境,而台湾的政治风云也一直在变幻莫测。他们的经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揭示了家族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联。孙中山与台湾的深厚渊源

尽管孙科曾被拒之台岛门外达十余年之久,但孙中山家族与台湾却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一切,要从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起。

早在推动革命之初,孙中山先生就坚定决心从日本手中。兴中会于1894年成立时,孙中山在重要文献中明确表达了“战败赔款、割地求和是奇耻大辱”的观点,并誓言要“恢复中华、收复失地”。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理念的倡导者,更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1899年冬,他在日本东京进行革命活动时,亲手绘制了中国形势地图,特别将清王朝割让给日本的台湾领土上色,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牢记收复失地的重要使命。

此后,孙中山先生三次踏上台湾的土地,从事革命活动。1900年9月25日,他独自一人从日本奔赴台湾,在台北设立指挥所,指挥了惠州起义。1913年8月,他住在台北的梅屋敷旅馆(现改建为国父史迹纪念馆),在这里接见在台的老同盟会会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当时,孙中山先生还为旅馆主人题写了“博爱”二字。虽然1918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后第三次赴台,因日本殖民当局的阻挠,仅在台北逗留一夜,但他的足迹却永远留在了台湾。

孙中山先生与台湾的渊源深厚,他对台湾的热爱和执着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孙中山在台湾的影响深远,其精神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信仰与图腾。这位“国父”的形象在台湾无处不在,甚至在流通最广的新台币100元上,也印有他的肖像。台湾许多地方,孙中山的名字甚至成为了钱的代名词。在选举时,人们常说“选举没师傅,有孙中山就会赢”,足以看出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机构、学校、公共场所,孙中山的塑像或画像随处可见。所有人员、民意代表在宣誓就职时,也必须面对孙中山的遗像宣誓。重大会议时,更要宣读孙中山的遗嘱。这一切无不体现出孙中山在台湾的特殊地位。

尽管孙中山的光辉形象照耀台湾,但其子孙的命运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孙科在美国流亡期间,虽偶尔有旧友探访,但台湾的蒋介石及其却对其不闻不问。即便陈诚以台湾“副总统”身份访美时,也只是给孙科打个电话,未曾专程探访。

孙科一家在美国的生活逐渐陷入困境。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甚至自己种菜。有人曾描述他们的生活:孙科负责室内的清洁,夫人陈淑英负责烹饪和厨房的清洁,儿子和儿媳也分担了家务。尽管生活清苦,但他们依然坚强面对。

尽管如此,孙科并未放弃对台湾的期望。或许在内心深处,他依然怀念着那个充满机会与希望的台湾,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返故土。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