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花木兰身上的三大疑点

《乐府诗集》宋代刻本
花木兰的事迹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得益于宋代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这是一部收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的诗集。其中收录了北朝民歌《木兰辞》,诗歌歌颂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后世关于花木兰的传说绝大多数都是根源于此,除此之外,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中都没有记载,只有在各地方志和诗词戏曲中能发现花木兰的影子。,《木兰辞》和各地方志传说成为探索花木兰其人其事的唯一来源,考究历史上有没有花木兰其人,花木兰姓甚名谁、祖籍何处、平生事迹如何等也只能从这些资料入手。根据《木兰辞》和各地方志,及民间流传的关于“木兰从军”的故事,花木兰的事迹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说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据《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臣无媲君之礼’,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孝烈’”。意思是木兰姓魏,替父从军后辞官不受,皇上知道真相后又想把她召到后宫中,但木兰宁死不从,自杀身亡,皇上大惊,于是追赠木兰“将军”称号。现在在河南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二是说花木兰是安徽亳县人。这种说法认为木兰姓魏名木兰,安徽省亳县人。据《亳州志烈女志》记载,隋代恭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出兵迎战。木兰因父亲已经年迈体衰而代父从征,前后征战十二年,屡建奇功。凯旋归来之后,恭帝欲封她为尚书,木兰不羡慕荣华富贵,坚决推辞返回故乡了,后来恭帝知道木兰乃是女儿身之后,非常震惊,又想将她收入后宫,木兰加以拒绝,皇帝不许,木兰于是在气愤中自杀身亡。恭帝后悔,赠予她“孝烈将军”的称号。可见,这种说法除木兰的出生地不同外,其它事迹与第一种说法基本一致。

木兰骑射图
三是说木兰是河北完县(今河北顺平县)人。这种说法来源于河北《完县志》的记载,当地现在还建有孝烈庙,又名木兰祠,相传为唐代所建。明万历年间御使何出光曾经主持重修木兰祠,并作《木兰祠赛神曲》十二首以纪念木兰,在序中说“将军……魏氏女,汉文帝时,老上寇边,帝亲征,大括民兵,殆可空国。将军以父老迈,不任受甲,身伪其子以行”祠内还有一通《汉孝烈将军记》祠碑,上面有“汉世尝作《木兰词》”的记载。这一观点把花木兰生活的年代推到了汉代,代父从军之事则无大异。
,还有关于花木兰是湖北黄陂人、陕西延安人的说法。
在湖北黄陂有木兰山,山上有木兰庙、木兰殿,殿内端坐木兰鎏金塑像,男装女貌,英俊神武,在殿门上则刻有“忠孝勇节”四个大字,据传木兰山下就是木兰的家,不过在这里的木兰是朱氏木兰,但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则是一样的。而在陕西延安,则建有木兰陵园,陵园内建有墓冢,碑刻上写着“花将军墓”,还有白居易、杜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立有木兰戎装石像。当地同样流传着木兰从军的故事,不过故事中的木兰姓花,北魏人,家住延安城南万乡源头村,死后葬于此地,称“花家陵”,皇帝还曾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等。
奇闻趣事
- 慈禧陵墓周围为何会寸草不生 背后原因让人不敢
- 盘点三国六大美女除了大小乔你还知道谁
- 苏轼偏爱的词牌写下的两首词都是经典作
- 书话—浅说书法(一)
- 老爷子看中一处选为墓地道长说后代必有皇帝结
-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是什么意思
-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装逼事件盘点弗兰克·阿巴内
- 他是古之恶来曹操帐下第一猛将曾以肉身为曹操
- 日军杭州湾登陆 发动湖东会战 切断沪杭铁路 置
- 一万户人家需要将一部分收入交给万户侯 万户侯
- 号称汉朝第一权臣的霍光他为什么不篡位
- 晏几道佳作赏析 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
- 吴文英的佳作赏析 满江红翠幕深庭
- 古代上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
- 猪八戒为何能够当上天蓬元帅猪八戒有着什么神
- 关羽非常高傲为什么却不敢小看魏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