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文景之治:历史上老百姓得益的盛世

历史文化 2017-05-16 07:13www.kangaizheng.com历史人物

  匈奴自秦以来就是中国北方的严重边患,为了保证人民能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汉高祖采用“和亲”策略,以屈辱换和平,出嫁公主,赠送丝绸、粮食等物品,与匈奴冒顿单于约为兄弟,以缓解其袭扰,汉、匈之间的关系暂时出现了和平,从而给中原人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环境。

汉初文景之治历史上老百姓得益的盛世

  由于以上措施和政策的施行,汉初的农业生产大大发展,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

  到惠帝、吕后统治时期,继续致力于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着的成效,整个社会“衣食滋殖”。

  西汉文帝、景帝相继即位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在40年左右的时间里,政治稳定,经济上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出现了封建社会第一次“盛世”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文帝刘恒(前203~前157),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为薄姬。前196年,刘邦平定陈豨叛乱后,被封为代(今山西平遥县西北)王。前180年闰9月,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因为刘恒仁孝,被拥立为帝,是为文帝。从此,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文景盛世时代。

  汉文帝即位后,继续以“黄老之学”为治国思想,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常颁布减省租赋诏令。目的就是鼓励农业发展,减轻人民负担。使凋敝的社会经济较快地得到恢复。如前178年和前168年,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从汉初的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此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前167年,又宣布全部免去老百姓的田租,算赋也由过去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也由一年一服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农业的发展使粮价大大降低,文帝初年,粟每石仅十余钱至数十钱。,文帝还下诏“弛山泽之禁”,即开放国有山林川泽,允许人民渔猎采樵,从而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文帝十二年,又在全国废除了关卡制度,使商品能够在更大范围物畅其流,富商大贾周游天下,加强了各地区间的经济往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使得文帝时期的社会财富积蓄很快,户口也增加很快,呈现出家给人足、国家富裕的喜人景象。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